目前,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第二批活动即将启动。虽然主题不变、“镜头”不换,依然紧盯“四风”,通过“洗洗澡、治治病”,以彻底转变作风,但如何一鼓作气,使第一批活动顺利收尾,并让第二批活动同样取得实效?这就需要认真总结和传递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同时谨防“照搬心态”,力戒应付思想,继续“求真务实”,亦即真心听民声,真正改作风,唯有如此,才能使第二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避免执政党脱离群众的危险,从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心听民声事关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
真心听民声就是真心听取人民的声音,这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党的宗旨反映党的性质和理想,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来不得半点含糊。习近平同志指出,“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话语简洁朴实,态度非常鲜明,既重申了我党的一贯主张,又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政治信仰和精神追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绝不能像个别党员所说的那样,“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对立起来。
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利益、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愿望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断党员干部是不是强化了宗旨意识,首先就要看党员干部是不是真心听民声,真正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当前,党领导的改革和发展大业已经深入到社会利益结构大面积、大幅度调整时期,人民群众自身利益格局的分化比较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衡量党员干部是不是按党的要求和人民的需要去干事儿,就要看其能否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是不是高度重视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实践党的宗旨,为党的目标奋斗,必须聚焦到、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
实践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必须拥有真感情。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说到底还是一个感情问题。所谓感情,就是对人民群众的仁爱之心、关爱之心。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接地气”,接了地气,才能培养对群众的感情。否则,就会背离群众利益,从过去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变成“油水关系”。没有真感情,就不能准确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就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有了真感情,才会自觉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才能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在大雪拥门的寒冬,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烤火,而是带领县里干部跑到社员家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付出的是真感情,得到的是真拥戴。现在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自己喝着高档酒,吃着大龙虾,却在骂老百姓“给脸不要脸”,人民群众如何会把这样的党员干部当亲人?带着感情为群众做事,群众既看得见,也体会得到,内心受到感染,才会同心同德跟党走,一心一意奔小康,这样才能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党员实践党的宗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所付出的任何努力,都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告诉我们,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善于在党与群众之间建立信念纽带,用共同理想把群众团结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能否实现,取决于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能不能用贴近群众利益、符合人民愿望的具体目标把人民群众的精神、信念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做到了,实践党的宗旨、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就有了根本保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