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求真务实(2)

辽宁:贯彻群众路线必须求真务实(2)

真正改作风才能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真正改作风就是切实转变“四风”,弘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作风的好坏直接源于宗旨意识的强弱,如果没有相应的作风来保证,宗旨意识就体现不出来、落实不到位。是否实践了党的宗旨,从结果看主要在于是不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了人民利益,从过程看则主要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是不是过硬。

习近平同志指出,“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脱离群众的作风之弊和行为之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党和人民群众就会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不仅实践党的宗旨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脱离群众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去做。只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动才能持久;只有行动上落实了,对道理的领悟才能更深入。

所谓思想自觉,不只是在理论认识上悟深悟透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丰富内涵和极端重要性,还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在理论上悟深悟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丰富内涵,而且要坚持内省内察,经常审视自己,人民群众在自己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自己在人民群众中又是一种什么形象。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思想自觉,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是一个比较 “痛苦”和“折磨”人的过程,因为这期间必须听意见、查问题、改作风,复杂而且反复,难免要触及自身的感情和利益,所以必须有毅力,有魄力,敢于拿自己“开刀”。如果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会议上,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那就可能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这种现象既缺少思想自觉,更没有行动自觉。一般说来,现在的领导干部文化程度和理论水平都不低,谈理论认识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只落在会议和简报上,不真抓实干,则说明思想自觉没有转化为行动自觉。实际上,行动自觉才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试金石。只有在身体力行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宗旨意识的真谛,才能通过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发挥好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当然,实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道理不言自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在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上,实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过程就是经受宗旨意识和作风建设新考验的过程,就是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长效机制的过程。

□刘增禄(作者系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主任、教授,青岛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