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解决“制造大国,创造弱国”“经济大国,金融弱国”“人口大国,人才弱国”“低端大国,高端弱国”等问题,真正使创新意识融入国民的血液中,使之成为民族的特质,使之成为财富的源泉,使之成为发展的根本,使之成为国家的品牌。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既与现有的创新体系不健全有关,更与教育制度有关。为此,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彻底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特别是要改革我国的中高等教育制度,核心是要建立起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要真正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进一步完善推动创新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在现阶段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突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努力打造金融强国,积极争取金融话语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目前美国在全世界之所以拥有最强的金融话语权,是因为它有三个基础。首先,美元的霸权地位至今尚无其他货币可以撼动,美元到目前为止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计价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居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这是美国金融话语权的根基之所在。其次,美国所具有的强有力的中央银行。美联储负责制定美元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实际上就成为了全世界的中央银行。这是美国最直接的话语权所在。再次,美国已建立的开放、高效率的金融市场。美国有全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最主要的金融市场,占据了全球资源配置的高端,其融资成本相对于其他市场,属于最低之列。反观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总是被动承受国际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金融资产定价权以及外汇储备资产贬值的风险。而要增强金融话语权,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开放资本账户,有效运用外汇储备,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渗透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系统部署。只要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必将举足轻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工商局局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