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史上最高社会融资:表外业务占30% (2)

解读史上最高社会融资:表外业务占30% (2)

2013年,这两项合计2.02万亿元,比上一年少481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1.7%,比上一年低4.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8万亿元,同比少453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219亿元,同比少289亿元。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也好理解。”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经济学家李志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债券融资对应的项目合规性比较好。非标资产更为复杂,很难转为信贷或者直接融资,与此同时,非标的融资需求是刚性的,需要不断滚动融资,压不下来。

盛松成还介绍,投资性房地产、保险赔偿、小贷公司及贷款公司贷款等代表的其他类融资是组成社会融资规模的第四大部分。2013年,这部分的规模为6235亿元,比上一年多了1045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3.6%,比上一年高0.3个百分点。

增量存款骤降信号

从2013年全年的数据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则创下历史次高,似乎货币政策偏向宽松。但若从12月份考察的话,货币政策偏紧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960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4825亿元,同比也仅多增279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博表示,银行表内融资受多重压力投放放缓;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融资受监管加强因素,扩张受到明显制约,规模明显回落;企业债券发放受利率市场波动增加、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整体不景气;股票发行尚未恢复。多方面因素导致12月社会融资活动放缓,融资规模明显承压。

存款方面,2013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2.56万亿元,同比多增1.7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4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50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768亿元。

其中,12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少增4458亿元。一般而言,由于时点因素,商业银行在12月份拉存款的动力最为充足,但从2013年12月的实际表现看,存款增量下降了近三成。

整个2013年,银行在负债端面临信托、券商、保险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最为明显。截至昨日15点,余额宝规模已经突破了2500亿元,客户数超过4900万户。

“余额宝增长速度非常快,它还有一个示范效应。这造成的影响是,带动了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全方位影响到了银行存款。”但李志强同时还强调,实际上,其他渠道的资金最终还是需要依托于银行体系,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个钱依然在银行体系。

“2013年末新增存款规模下降、增速明显放缓。”徐博表示,从实际数据来看,12月企业和居民存款分别增加9391亿元和13027亿元。其中,企业部门新增存款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2011亿元,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这或表明银行对于企业存款的议价能力在利率市场化深化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利率明显高企的环境中受到了明显的削弱。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