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元钱感动” 传递正能量(2)

【案例】“一元钱感动” 传递正能量(2)

“1元钱感动”的符号价值

在物质丰盈时代,1元钱的价值往往被漠视;“1元钱感动”的产生,源于老人的泾渭分明。拖欠公家1元钱也不能“赖账”,这样的底线坚守,因为稀缺和清新,显得弥足珍贵。

拖欠公交车车费理应偿还,本来是一个人尽皆知的规则,却由于程度轻微,被许多人“选择性遗忘”,不当一回事。公私不分从表面上看并不打紧,可是,当人们经历了无数小的公私不分之后,就会对公私不分的容忍度增大,对公私不分的承受力不断增强,最终产生一种“见怪不怪”的麻木态度。因此,要做到公私分明,就必须在公与私之间建立有效的隔离地带;只有边界清晰,才能避免公私关系的混合变形。

伴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保障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基础就从人情转向契约。在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当下,社会生活契约化既是公共关系的要求,也应该成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这个角度上说,“1元钱感动”虽然难以复制,其符号价值却不容忽视——坚守契约精神,公私分明,公共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社会对待老人应多些宽容少些硬性碰撞

如果报道的真实性可靠的话,这位老人的举动足可以感动更多人。一元钱不多,却显示着当下社会弥足珍贵的诚信。从老人信中的陈述来看,尽管当时司机比较体谅地说,老人家只投一元就可以了,但老人还是念念不忘,信中掷地有声地说“公家的钱,公私要分明”——这种清廉的思想,也是值得提倡与学习的。

不过,在老人举动的闪亮点之外,有个不大为人注意的细节,容易令人遐想。就是欠下这一元钱,是在一年半以前,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何老人不是在记忆犹新的几天之内还钱?就算有其他事情耽搁了,或者一时遗忘了,那是什么触发了老人的记忆,时隔一年半之久又想起还钱呢?

用不着拐弯抹角,一个合理的推测是,近年来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和话题太多。老人摔倒讹人不敢扶,老人碰瓷成职业,老人坐公交与年轻人强抢座位……一时间还掀起了“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话题讨论。无论讨论结果如何,都或多或少地将“坏人”的标签粘贴在老人风霜的颜面上,对老年人形成了舆论的道德压力。这位84岁的老人,对社会热议话题,也不可能没有耳闻与视见,偶然的一个触动都可重启他的记忆,令他在一年半后的某一天,想起曾经欠下一元钱的公交车费。

其实无论让谁评论,一位八旬老人欠下一元已被公交司机口头“豁免”的车费,即便不还,也没有必要上升到有失诚信与良善的道德批判层面。而免费乘公交,则是老人们本应享有的福利,有关部门在感动之余,更应该检讨究竟是因为地域、身份,还是一张人为设限的证件,没有令这位老人知晓并享受到相关的社会福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