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2)

陕西: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2)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各类要素,不断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镇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推动农村改造提升,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体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品,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注重城镇历史和文化特色,承接历史脉络,凸显特色和建设风格。

(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群为单元,突出城镇的相互关系及分工合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与服务功能,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连接起来,促进城镇合理布局和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加强科学规划。通盘考虑城乡空间、产业、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与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完善城乡一体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强化指导性和操作性,建立层次分明、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的城镇规划体系。

(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积极构建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集镇和农村新型示范社区五个层次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转变。

(三)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产业聚集能力和就业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物流、运输、建筑、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餐饮、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服务体系,促进城镇产业体系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四)建设特色、生态、宜居小城镇。优化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传统民俗等元素,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完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加强空气、水源、土壤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绿化覆盖率,建设方便生产生活、富有文化特征、环境清新怡人的特色生态宜居小城镇。

(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城镇内部产业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同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作者系省委党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