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136个参与单位党员干部埋头苦做一道“加减法”。
全省节庆、论坛、展会活动取消和拟取消192项,保留35项;全省单项检查考评从20项压缩为9项;去年全省性会议同比减少14次;各部门各单位同比精简会议1808个、文件47834个、简报4800期;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共433项;“三公经费”同比压缩2.82亿元……这是减法。
新增一项名为 “金果贷”的农民抵押贷款,新增一条12366纳税服务热线,新增一批基层旅游行政执法力量,新增一批ETC车道,新增一笔扶农助农资金……这是加法。
减少的是 “四风”问题,增加的是为民务实清廉的行动,加减之间转换的是党员干部作风变化,折射的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云南的实践特色。
反对“四风”
动真格敢担当
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我省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切中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的“四风”重要根源,掀起劲风扫除“四风”顽疾。
各单位把中央提出的《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22种具体现象和省委提出的14个方面问题当作一面镜子“照一照”,当作一把尺子“量一量”,广泛开展“四风”具体表现大讨论,认真查摆和分析自身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去年7月27日,省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云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边学边查边改的通知》并公布省委第一批8个方面的整改内容,指导各单位明确集中力量开展整改工作。
“不虚、不空、不偏”,边学边查边改,这是我省整治“四风”问题秉持的基调,贯穿始终。
2013年11月14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7个方面46项具体工作任务作为专项整治内容,每一项任务都有一名省委常委负责牵头整改,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时间表、责任人及效果评价标准,集中力量打好专项治理攻坚战,着力解决作风上的顽症痼疾。
截至去年底,省委或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比前年减少14次,同比下降36%。各部门各单位较上年同期精简会议1800多个、文件47000多份、简报4800余期。全省单项检查考评从20项压缩为9项;全省共清退了违规“云0”号牌547块,纠正查处公车违规行为59起,处理68人。停止建设已批准尚未开工建设的机关办公楼项目53个。
在群众普遍关注的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方面,我省去年“三公”经费同比压缩2.82亿元,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5.2%,公务接待费支出同比减少39.2%。
在扫除“三难”拦路虎方面,对500个示范带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省政府分4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共433项,压缩行政审批时限30%以上。
在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方面,建立惠民政策监督联系点,加强民生资金监管,加大违规违纪案件查处力度,确保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全省受理群众诉求6.9万件,已办结6.8万件,办结率98.9%。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