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个神秘电波撕开“MBA包过”的真相 (5)

【案例】一个神秘电波撕开“MBA包过”的真相 (5)

从学生自身来说,由于大学持续扩招,大学生的各项水平均呈下滑趋势。一是很多大学生在中学生中学时代甚至更早时间就有作弊的经历,对于这种不诚信的事情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二是对于学习不好、又没门路,可是又想继续混MBA学历的学生来说,高科技作弊无疑就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偶有的事后严惩能让这批怀着侥幸心理的学生放弃作弊么?只有将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引导他们将学习劲头用在平时,以作弊为耻,以诚信为荣,才能将作弊风气扼杀在摇篮里。

笔者认为,考试作弊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存在鼓励抄袭的土壤,存在劣币追逐良币的环境。要改变考试作弊现象,一是要建立健全关于处理作弊行为的规章制度,在考前考中考后严查考试作弊情况,并通过法律手段斩断考试作弊利益链,把那些扰乱考试秩序的不法之徒绳之以法;二是要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通过建立维护诚信的制度环境,铲除不诚信的土壤,让不诚信的人有完善的制度制约,让国人树立起诚信观念,拒绝“比坏效应”。

【启示与思考】

4.8万元“包过”、上百人瞒天过海、各种作弊工具武装到牙齿……很难想象,这是严肃权威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现场。在这里,作弊已经成了明码标价的产业,串联起了寄生其间的枝枝节节。严苛的审查环节、彪悍的监督技术,一应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作弊产业中或者沉默失声、或者形同虚设。

考试舞弊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已经成为了老生常谈。虽然对考生的检查越来越严,无线电屏蔽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但舞弊手段也适应了的先进化发展趋势,愈加高科技,甚至已有产业化之势。而今,这种舞弊行为竟然明目张胆的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更是大胆的喊出了包过的妄言,竟然还有学校老师公然参与其中,这是对于知识,对于考试的蔑视和降级。

对于考试作弊,一方面要加大打击力度,不能让屏蔽信号的设备形同虚设,考场竟然有这么多作弊信号同时出现令人震惊;另外,还应加强立法,不能让“考试舞弊”成为法律的真空地带,对于发现的考试舞弊案件,要一查到底,对于相关人员要严厉追究。

其实,治理考试舞弊,最重要的是要广大考生树立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学习的态度。这种考试舞弊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有些人总是存在一种难以克服的功利性的心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一个人的素养其实就是通过他平时的一点一滴细小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既然舍得花几万去买一个考试包过,即使通过了MBA考试,也难保他不会做出花钱买论文,花钱买毕业的事情来。

招生舞弊案件,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的行为看似偶然,其实都源于我们认识问题的角度和看法,就是这种自我意识才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行为。我们的每一步人生就似一步棋局,既有过去对现在的影响,也有现在对将来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只有树立了对于自己人生未来的正确追求和目标,才能有不懈的动力,才能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的人生路。知识面前,如果是本着这样一种功利性的态度和认识,在求知的道路上就只能是颗粒无收;如果是本着一种对于知识的尊重意识,才能不把知识单纯的作为给自己镶金的工具,给自己晋升之路铺路的砖头,而是一种提升自己的途径和手段。往大了说,为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作为人类群体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尽可能的接近真理,认识真理,这才是一位每一位有责任的人所应当具备的对待知识的正确态度。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