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上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对接国家战略布局 支撑上海经济转型升级

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开始了科考之旅。坐落在上海西部的、具有世界世界先进水平的“65米射电望远镜”承担了天地联络的任务。你可知否?这其中凝聚了多少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中科院、中国航天科技、中国电子科技等一些在沪的科研院所都参与了重要的研发和制造任务。

事实上,上海科研人员参与了“神舟十号”载人航天工程、“辽宁号”航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这些举世瞩目的项目中镌刻上了“上海智造”。据市科委介绍,2013年,上海新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94项,在民口10个国家重大专项中,上海累计承担708项,获国拨经费142.5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在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中,上海企业和科研机构在重大关键装备研制、成套工艺开发到配套材料研究上均取得关键突破,高端光刻机具备了系统设计与集成测试能力,先进封装光刻机、刻蚀机等战略产品加快了市场拓展步伐。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专项中,大型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套件研究成果在电力、审计、海关等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专项中,终端基带芯片实现规模量产,中继技术试验验证原型平台开发成功,使上海在这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已研制上市4个国家一类新药和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等30个新药,4个产品完成临床研究。抗肿瘤一类新药、抗糖尿病一类新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创新植物药、治疗血液病基因工程一类新药等一批创新药物,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不同层次的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实质性启动。 2013年,国内首条单根长度达千米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沪研制成功,使我国高温超导技术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MOCVD设备投入试量产,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的局面;新型拟态计算机研究通过验收,样机在专有领域的性能大幅超过国际同类产品。

近三年来,上海累计获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14213项,获得经费支持122亿多元,涌现出拟态计算机、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百米级二代高温超导带材、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大型盾构、大型浮吊、大型铸锻件、万吨油压机、高温合金叶片、MOCVD设备等一批重大成果,为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增长点。

如今,在上海发布的技术创新专项工程的项目指南中,高温超导、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燃气轮机、高性能计算等尖端名词赫然在列。这些对接国家战略布局的重大项目,预示着上海将在创新驱动发展航程上加速前行。

服务企业创新主体 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如何提升服务效能,如何创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如何给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活力,一直是科技管理部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市科技两委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从调整处室设置上下功夫,调整高新处和体改处的职能,新设创新服务处,将原本分散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融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也成为科技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项切切实实的自我革新。

机构的调整把科技计划和资源整合起来,为科技企业提供 “一揽子”服务,为企业创新注入 “助推剂”。 2013年发布 《上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办法》,运用前补助、后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资助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全年新增35家 “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01家 “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 49家本市创新资金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对于大企业,设立企业专项,与上汽、华谊、电气集团开展创新合作,鼓励和引导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为服务科技创业的摇篮装载 “双飞翼”。优化完善 “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为载体的孵化服务链和 “专业孵化+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为核心的孵化服务模式,科技企业孵化器进入 “数量跨越”和 “质量跨越”双跨越的发展阶段。 2013年,新建孵化器16家,符合市级标准的孵化器达到101家,孵化面积共计13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087家;新备案5家创业苗圃、引进创业项目732个,累计建设创业苗圃59个,目前已培育苗圃项目3236个,其中1458个项目已经成立公司,育成率为45%。

为创新服务平台打造 “升级版”。加快建设科技信贷、股权投资、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 “四大功能板块”,重点推进 “3+X”科技信贷体系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二期建设,平台已经与34家金融机构、 54家投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注册科技金融专家、信贷员、专员超过200人,收录各类科技认定项目 4000余项,科技企业 8000余家。 2013年共有454家企业通过平台获得银行贷款18.24亿元 (其中首次获款企业占到30%),占全市科技信贷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2.7%和19%。

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配备 “助推器”。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成果转化等政策的落实。 2013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7家,累计分别达到5140家和300家,共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免上年度税收100.98亿元;积极促进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 4092家企业享受2012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234.83亿元,减免税收58.7亿元,同比增加18.5%,享受企业数比上年度增加27.6%。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