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

摘要:中法建交,不仅掀开了东西方两个大国间平等交往、友好合作的崭新历史篇章,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两国领导人为实现建交而展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务实态度,对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仍是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

1月27日,对中国和法国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同法国总统奥朗德互致贺电,庆祝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从国家交往的层面诠释,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中法关系需要进一步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采取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增强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1

(图片:2013年12月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法国总理艾罗共同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徽标揭幕。这标志着两国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正式启动。)

“外交核爆”留下丰富遗产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一在中法关系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当时引起轰动,被西方媒体称为“外交核爆”。

中法建交,不仅掀开了东西方两个大国间平等交往、友好合作的崭新历史篇章,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两国领导人为实现建交而展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务实态度,对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仍是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

2

(图片:1964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黄镇(左)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向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戴高乐(中)递交了国书。)

正如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说,法国同中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中国前途广阔,“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随后的国际格局变化,完全印证了戴高乐的预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