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新的历史起点——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4)

摘要:中法建交,不仅掀开了东西方两个大国间平等交往、友好合作的崭新历史篇章,也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正常外交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而两国领导人为实现建交而展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务实态度,对今天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仍是可资借鉴的宝贵遗产。

5

(图片:2004年10月10日,法国“塞纳河之剑”表演团的一位女“剑客”在天坛祈年殿上亮相。当日,中法文化年活动之一的“中法击剑精英赛”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举行。)

中国资深外交官、前驻法大使吴建民认为,近年来,面对中法两国实力对比的变化,部分法国民众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疑虑和误解会遮住眼睛,使人看不到发展双边关系的机遇和潜力。”他认为,利益的摩擦不应成为误解的源头,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必然存在,各国需要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具有优势,法国则拥有许多享誉世界的品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研究员张健称,法国在某些时期出现的对华“摇摆外交”,既与领导人自身因素有关,也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不过,目前深陷困局的欧洲开始更多反思自身的问题,并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认识中国。“事实胜于雄辩”,对中国的成见还会继续存在,但是这样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弱。

他认为,相对于萨科齐时期,现任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对华政策更趋务实,提出了“外交为经济服务”的“经济外交”战略,对中方战略利益和核心关切给予一定支持。

吴建民强调,中法关系虽然出现过一些波折,但是中法两国都主张世界多极化,经济互补性强,文化彼此钦佩,这些推动双边关系的基础并未改变,两国关系不断提升的大趋势并未改变。(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