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空间取决于开放的空间。这是世界各国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所验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在新的时期下,如何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何抓住中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机遇,如何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走出去”战略需要借鉴国内国外经验,鼓励企业以产业链和市场链的系统建设为着眼点,主要以“总部经济模式”走出去,在留住企业之根的基础上,推动企业从“产品走出去”转变为“品牌走出去”、“渠道走出去”、“基地走出去”,乃至“研发走出去”,走到资源优势互补的地方去,走到人才集聚的地方去,走到经济一体化水平高的地区去,走到各大都市经济圈里去。同时,要尽量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以“团”的力量提供相互支撑,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和实效性。
“请进来”战略,也要吸取经验教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再将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请进来;不能只着眼眼前招商引资的“政绩”,仅仅强调引进了多少个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了多少资金,而要围绕吸引优质资源、嫁接先进技术、配套完善产业链、支撑现代服务,将“请进来”的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留住,做大、做强,并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的结构转型、企业升级,为更好地“走出去”提供支撑。
如何将“走出去”“请进来”更好地结合,更需要当地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以跳出当地发展当地的大视野、大手笔、大气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不断创新政府治理方式,整合开放力量,整合服务主体,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尤其要将重点放在内生动力上,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走出去”的同时“请进来”,以“请进来”促进更好地“走出去”,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内外的经济合作和竞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