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无论是定价还是收费,由市场配置灯塔皆会产生额外的交易费用,这也是为何古今中外灯塔要由政府提供的原因。与灯塔类似,诸如国家安全、社会公正,助弱扶贫等也都具有公共品属性,为节省交易费用计,此类项目也应由政府配置。中央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我理解,就是指在上述领域政府应当仁不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是的,由于公共品(服务)不同于一般竞争品,它只能由政府配置。反过来,非公共品即一般竞争性资源的配置,就要交给市场,政府必须走开。当然,这么做并不是市场配置无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仍然有,但相对政府配置会低很多。用不着多举例,想想从前的计划分房吧,今天为何要用货币购房取代计划分房?重要一点,就是以往计划分房的交易费用太高。
回头再说“市场决定”,对此学界有多种解释,而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市场决定价格,准确讲是供求决定价格。不然价格脱离了供求,资源配置必方寸大乱。可令人遗憾的是,时下却有不少人坚持政府管价格,认为不如此就无法照顾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看法似是而非,政府照顾低收入者可给他们补贴而未必要管价格;管价格只会适得其反,令短缺商品更短缺。
我所想到的第二个重点,是由价格调节供求。事实上,价格调节供求的过程就是结构调整的过程。比如某商品价格上涨,表明供应短缺,受价格指引企业会多生产;某商品价格下跌表明过剩,企业会少生产。这样看,生产什么或生产多少要由企业作主,政府不能指手画脚。要知道,政府并不知未来怎样的结构是好结构,官员也不会比企业家更懂市场。
另外再一个重点,是要素市场的开放。让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生产要素当然要能自由流动。试想,假若要素市场被固化,资本不能在行业间流动,价格又何以引导资源配置?那样市场的决定作用岂不被架空了?近几年企业界呼声四起,纷纷要求放宽行业准入;中央也曾三令五申,可惜至今也未能落实到位。斗胆建议,政府与其反复发文还不如明确规定,就一条:今后除了国家安全与自然垄断行业,无论国企民企行业进入一律无需报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