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安徽省某县级市前两年以“商务中心”名义新建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2013年6月5日摄)。中央近期再次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记者在各地走访发现,严令之下,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奢华之风由明转暗,究其原因,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是幕后推手。楼堂馆所为何严禁难止?如何遏制花样翻新的奢靡之风?记者进行追踪调查。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陆文军、张和平、徐海涛)中央国家机关86个部门和单位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65万平方米;山西清理超标办公用房64万平方米,1.5万余个项目被停;湖南党政机关腾退多余办公室,面积87万多平方米……中央先后出台“停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通知”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各地不断传来限建清房“好声音”。
继公务出国、公车、公务接待之后,浪费严重的豪华超标“官衙”,成为社会关注的“第四公”顽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在当前的“清房改革”中仍遭遇“应付式”清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