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禁令效果蔓延至民间 春节不良人情之风锐减(2)

中央禁令效果蔓延至民间 春节不良人情之风锐减(2)

走亲访友:送礼流行健康养生 烟酒被逼“靠边站”

中新网调查显示,由于健康养生逐渐成为老百姓接受的方式,往常被认为是送礼必备的烟酒,开始被冷落。多数网友不再送烟酒,也有个别人表示还是会送,因为父母喜欢喝一盅。中新网财经频道调查发现,即便是送酒,不少人也会选择送养生酒。记者在对数十个家庭入室访问时了解到,仅有两个老人收到晚辈送的烟。

不少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调查的网友表示,过年了,吃得不仅要开心,更要健康。

中国人聚在一起,常常会沏壶茶,谈谈心,茶文化已经深入中国人人心。小赵来自山东,为了给家人送礼物,他想了好几天,最后决定给家人带回去几罐茶叶。另一对夫妻则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他们回家过年,每年都会给亲戚每家送两罐茶叶,春节大鱼大肉吃多了,喝茶可以去去火,另外喝喝茶、聊聊天,叙叙旧,既可以建立感情,还显得有情调。记者在湖南多个城市和村庄走访了解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亲戚上门时沏上一壶茶。

在湖南的不少县城和农村,各种奶制品和混合饮料、凉茶成了热销礼物。走在路上、坐在车上,随处可以看到外出拜年的人们提着乳酸饮料、牛奶或者凉茶。李女士家里收到了十几箱饮料,客厅的一个角落已经堆得满满的。“这么多饮料怎么喝得完,赶紧拿去送人和多喝一点。”

而这几年随着电商的迅速发展,“宅”经济的流行以及数码产品的普及,电子产品及礼券成马年“高大上”的礼品,则成为年轻人的时尚。网友“晓林”在微信上晒出了今年春节的收获,收到一部Ipad,喜形于色。像这样的网友不在少数。此外,电子礼券也是一个送礼的途径。以前需要送实物礼券给亲朋,现如今一个短信就可以把电子礼券发到对方手机,直接凭券消费或者取货。

孝敬父母:心意更重要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常年在外的儿女们,过年回家孝敬父母送什么礼物既令人兴奋也让人烦恼。兴奋的是可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一份心意;烦恼的是,一般很难想到什么是合适的礼品。

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网友“禾中青”表示,春节送父母什么礼物,还真是问到心坎上了,因为她正在犯愁。据她介绍,今年准备送父母一套刚买好的家居服套装。“父母想锻炼身体,但因为天冷懒得出去,他们老在家里踢球,穿秋裤秋衣不大合适。往年给父母买过玉镯等稍微贵重的首饰,发现他们也不怎么戴,还不如买点实用的,起码不浪费啊!”

陕西榆林的赵先生去年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今年回家过年给父母每人买了一部手机作为新年礼物,这是一份“高大上”的孝心,更是为了满足父母希望用手机方便与亲人见多沟通的心愿。

与子女离开一整年,父母需要的不只是礼物,更是一份温暖。网友王女士夫妇今年给父母买了几件衣服。“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是该享受享受了。以前做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为我们买衣服,现在轮到我们回报他们,温暖他们了。”他们还在打算,明年春节要送父母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因为父母越来越老,手洗衣服太累,也洗不动洗不干净了。

虽然保健养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不少人也因缺乏相关的知识,变成买到贵的,没买到对的。中新网财经频道还注意到,不少官方微博发一些健康小贴士。近年来,送老年人蛋白粉已经成为多数人春节送礼的首选。“江苏省吴江八坼派出所”官微“跨界”提醒消费者,选年货注意健康安全:“春节期间家家大鱼大肉,蛋白质摄入量过剩。再吃蛋白粉会增加内脏负担,对老年人身体有害无益。” 老年人的需要和喜好各异,有不少青年人选择给老人送红包。程先生告诉中新网财经频道,没能回家过年,也不清楚父母喜欢什么,就直接给父母寄钱回去,“他们爱买什么就买什么。”汪女士夫妇说,回家仓促来不及买礼物,他们给叔伯、姑姨和舅舅准备了红包,两百到五百元不等,相比往年,可谓“礼轻情意重”。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