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度警惕党执政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提出依靠民主监督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宝贵思想,为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密切党群关系指明了方向。
执政前党处于敌人的残酷迫害中,联系群众、争取群众的保护支持是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时全党多数同志对于依靠群众、贯彻群众路线保持了自觉性和紧迫感。执政后情况有了变化,还能否一如既往地贯彻群众路线、得到群众拥护呢?这确实是重大而尖锐的问题。事实上,早在延安时期的“窑洞对”中,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所谓“其兴也浡、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的深刻命题。对此,毛泽东很有信心地回答,我们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周期,这个新路就是民主。在毛泽东思想中,群众路线是和民主建设高度契合的。党执政后,一定要建设高度的人民民主,唯此,才能真正贯彻群众路线,防止党脱离群众,才能解决腐败问题。从1950年代起,毛泽东对这个与党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并贯穿他的后半生。毛泽东实际上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克星”。 他特别强调三点:一是发动群众帮助党纠正错误和惩治腐败。1951年12月,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发动党外群众大张旗鼓检查和惩治贪污人员的指示》。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来信来访。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批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5)他很重视民主党派的监督,提出一个可贵的思想:一个党总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以后,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二是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问题。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人民内部矛盾日渐突出。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他指出,我们的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众之间也有一定的矛盾。这种矛盾包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群众之间的矛盾,国家机关某些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同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一般不是对抗性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一方面,教育党的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克服脱离群众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作风,另一方面,教育群众提高觉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指出了可以用民主的方法解决执政条件下的党与群众关系问题,防止党脱离群众。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他再次强调了民主集中制,指出无论党内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接受群众监督,允许群众批评,领导者不接受群众批评,最后要垮台,演出“霸王别姬”式的悲剧。可贵的是,为了扩大民主,建设民主政治,毛泽东还初步考虑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方面的问题。1956年党的八大把坚持民主集中制、贯彻群众路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命题,做出了若干规定。三是严肃党纪,对腐败分子毫不留情。党执政后不久,在党和政府中就发现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严重情况。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党和国家肌体的腐败已见端倪,不能等闲视之。在“三反”运动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清除党的肌体上发生的腐败现象,表现出毫不妥协的态度和巨大的决心与魄力,真正做到了从高级干部抓起,敢于碰硬。刘青山、张子善被判决死刑后,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刘张二人的老上级曾托人向毛泽东求情,希望考虑他们在战争年代曾出生入死,有过功劳,是否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俩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6)毛泽东还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7)掷地有声的话语产生极大的震撼和启示作用。今天,党的情况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四大考验”是巨大的时空转换,给主要在执政年代和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良作风造成巨大冲击,党内使脱离群众的危险和危害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尤其是滋生腐败的危险和破坏性更加严重。如果说改革是第一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腐败就是第一破坏力。应当说,今天实行从严治党,面对的问题更复杂、干扰更多、难度更大,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当年的论述更显示出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巨大的实践价值。从根本上讲,民主最有效的防腐剂;共产党也有自我净化能力,关键是如何发挥。毛泽东的论述启示我们,应当把发展民主、依靠群众监督和提高党的自我净化能力结合起来,真正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够遏制腐败,打造“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就一定取得最后胜利。
(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031页。
(2)参见《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901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22页。
(5)参见《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
(6)参见薄一波:《关于若干重大事件与决策的回顾》(上卷)第152页。
(7)参见《重温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从我做起 惩腐不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3,12,22
原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1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