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干部的感叹纷而踏至,概括而言,“钱难发礼难送还值班。”少了聚餐、没了红包、不再送礼的节日新风,多了值班、慰问、走访的节日气象,干部感觉日子越来越紧,群众感觉日子越来越好。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廉政之风常吹常新,干部到基层调研的步伐勤了,进家入户的频率高了,与群众更加熟络、倍加亲近。特别是中央一个禁令一个禁令发,一个节日一个节日抓,贺卡、会员卡、购物卡不再乱舞,天价烟酒、豪华包装、奢侈餐饮逐渐落寞,干部应酬少了,腾出了大把时间花在干事创业上面,“节”俭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
“节”俭从焦点入手治“四风”。“四风”问题群众最关注,也最反感。形式主义的水上浮萍,官僚主义的高不可攀,享乐主义的堕落思想和奢靡之风的靡靡之音,无一遗漏地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庸懒散、奢侈贪、蛮横硬上,更体现在节日的迎来送往上。群众过节忙碌的是家庭的其乐融融,与一些党员干部过节忙碌的“礼”尚往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严重破坏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的威信。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有力地指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从群众最关注的“四风”问题入手,从群众感受最深切的节日腐败入手,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以“节”俭促廉洁。
“节”俭从小节开始转作风。很多人认为,成大事不拘小节。其实不然,小节也是节,小节中见大节。没有一时一事的小节,就没有时时事事的大节,更没有一生一世的节气。实践表明:党员干部的堕落腐化往往都是从失小节开始的。宋朝吕元膺在任东都留守时曾与一位下级弈棋。当其抽身处理紧急公务时,这位官员趁机偷换了一枚棋子,吕元膺当时对此虽有察觉却并未吭声。过了一段时间,此人因贪污而获罪。由此可窥一斑,在一点一滴的思想放松中,党员干部会放纵一言一行,直至坠入深渊。“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小节守不住,大节也枉然。要充分认识到,小节是大节的起点,大节是小节的集合。当前,中纪委从提倡“节”俭开始,让党员干部年节更洁,以抓节日节点促党员干部注重日常洁点儿,必将形成清风正气。
“节”俭从常态着眼塑形象。中央发布节日禁令,让变了味的“情感交流”、“压岁拜年”回归正途,正是从细节着眼,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督促党员干部从重要节点开始注重洁身自好、作出示范。党员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到,“八项规定”不是限制自由的“紧箍咒”,“节日禁令”也不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是实实在在帮助干部转变思想,养成良好作风的“护身符”。节日,理应返璞归真,任何沾染了权力味道的节日往来,都失去了节日应有的欢乐祥和的气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节日欢庆如冰一样晶莹透彻,需要持之以恒地严厉要求,坚持不懈地自我磨砺。要从年年节节抓开始,既抓日常、抓细微,也抓根本、抓长效,让廉洁新风常常清醒干部的头脑,涤荡心灵上的灰尘,塑造清正的形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正是各项工作、各项部署打开新局面的关键时节。在新的起点,一定要贯彻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好践行群众路线的各项要求,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岗位,以高尚的品行取信于民,以“节”俭的习惯累积正气,必然能够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实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