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深化陷阱”现象值得高度关注
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速度持续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发行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剪刀差效应”,货币深化度(通常而言,M2/GDP代表了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参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程度,即货币深化度)持续增长。1996年货币深化度超过100%;2002年货币深化度超过150%;2012年广义货币M2达到97.4万亿元,发行规模全球第一,货币深化度超过180%(如图一)。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深化度也较高。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全球货币深化度为126%,我国货币深化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深化度低于长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高于英国和美国的货币深化水平(如图二);同时,我国货币深化度也显著高于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等金砖国家(如图三)。
保持合理的货币深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货币深化过度可能产生“货币深化陷阱”,不仅会降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更容易引发社会阶层分化扩大化等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货币深化水平的提高,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异也逐渐扩大,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其值在0和1之间,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异的核心指标。依循惯例,本文选择基尼系数作为衡量社会阶层分化的代表性指标)从1996年的0.357上升到2012年的0.474,超过了社会阶层分化的警戒线水平。我国的货币深化和社会分化的变化趋势表现出了很强的相关性(如图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