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提高哲学素养(2)

领导干部要提高哲学素养(2)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哲学素养,意义重大,非常迫切。

领导干部哲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因此,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在工作中的体现,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牢固树立唯物史观,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用集中起来的意见去指导群众行动,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论回到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用创新理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科学利用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规律。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对立双方的矛盾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于发展主体。其间,需把握二者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兼顾次要方面,即掌控节奏,调适幅度,注意二者关系在特定条件下的转化,并创造转化的必要条件。质量互变规律是人类社会的转换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度是量变达成质变的中界。这一规律昭示着我们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积累的工作境界,当量变接近度时,应加倍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事物质变。把握这一规律,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手段和战略途径,创造条件促进我国战略质变,实现发展战略从传统区域定位向功能导向的科学转型。肯定否定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蕴涵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任何矛盾都存在着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此矛盾事物错综复杂,且矛盾对立面相互斗争和转化,使事物发展呈现螺旋型的上升态。把握这一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发展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必然性、艰巨性,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促进系统,推进我国五大文明建设呈螺旋型上升。

牢牢把握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事物呈现某一结果必有其原因。工作中出现了问题,需认真分析探求经验或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必然和偶然:必然性是内因触发事物的必然发展趋势。工作中把握必然性,准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利于坚定信心,制定正确的规划,并对偶然性有所准备,我们要根据目标,掌控发展局势,争取最好的可能并向最坏的可能作准备,为争取好的可能并使之变为现实创造充分条件。内容与形式:内容是形式所表现的东西,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要以内容为根本,形式为保障,坚决防止形式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二者辩证结合,不可偏废。现象和本质: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每个现象都有决定其产生的本质。现象有时直接表现本质,有时从反面表现本质。科学发展的根本任务,就是善于抓住事物本质,了解其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性。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