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执政理念 (2)

习近平的执政理念 (2)

“鞋子合适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强调走自己的路,坚持“三个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执政需要自信,贵在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定力。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为什么有信心?最根本的原因是,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只要我们紧紧依靠13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最终实现我们确定的目标。”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只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始终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必须识民情、接地气”:强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会见一些国家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我常说,了解中国是要花一番功夫的,只看一两个地方是不够的。”“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这叫“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他还结合自己的体会,深有感触地谈到:“我曾在中国不同地方长期工作,深知中国从东部到西部,从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层级方方面面的差异太大了。”因此,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把情况搞清楚。立足国情和民情去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能够符合实际、接地气,就不会出现偏差。这就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是习近平执政理念的一根主线。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行动纲领、再美的宏伟蓝图,不落地、不落实,都一钱不值。“为政贵在行。”注重落实是为政之要、从政之本,“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必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把更多的精力、功夫和更大的本事用在落实上。

“十个指头弹钢琴”:强调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要义,在于不是也不可能是均衡用力,不是也不应该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拣,而是突出重点、主次有别,兼收并蓄、综合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这是重要的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调依法治国、制度建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先治吏。“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治国理政、治党整肃的基本目标,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重要的在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键在于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用刚性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国家权力,约束和控制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而最为刚性、最为坚固的法律制度,就是宪法,正所谓“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必须铁腕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必须在“认真”二字上下功夫,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作文章,经常抓、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必须上率下行、上行下效。

“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强调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用什么人和怎样用人问题上作过一系列深刻阐述,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包括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国家长治久安,破除唯GDP、唯票、唯分选用干部,等等。特别是鲜明提出了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科学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提出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等等。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强调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定位,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需要。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习近平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运用,是科学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生动反映,应当在具体实践中融会贯通、习之用之。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