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健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
去年以来,天津市滨海新区党委抓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在健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一些党员干部只对上负责而对下漠不关心的体制弊端进行大胆改革,通过制度设计使群众意愿和利益与党员干部权力行使挂起钩,使党员干部的薪酬、升迁等与服务群众的成效相联系,使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使深入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机制与党员“进口”“出口”机制、选举机制、督查考评考核机制等相关联,从而大大增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
为了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长效化,不仅应制定制度,还应保证制度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应制定“做什么”的实体性规范,还应制定“怎么做”的程序性规范;不仅应提出要求,还应强调制衡。例如,汉沽街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在汉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实行“党推民选”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党员工作中实行“党推民选”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群众意见前置,加大群众意见在党内选举中的权重,把村党支部成员和发展党员的提名权、推荐权、推评权交给群众。这样形成的倒逼机制,密切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
为了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有效运转、发挥作用,我们不仅在各个组织机构内建立健全机制,还要求组织机构之间建立合作、沟通和联动机制。通过各职能部门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密切配合,确保既有内在动力、又有外部推力,使整个机制体系有序、协调、高效运转。在党员干部下乡蹲点联系群众工作中,要求街镇党员领导干部定时定点到村居挂牌办公,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为了检验工作成效、推动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下发了《关于街镇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到村(居)挂牌办公的实施意见》、《关于街镇党员干部联系村(居)民家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把年终群众评议党员、服务对象评议干部、企业评议审批部门制度和年终考核制度紧密挂钩。通过党委督查、纪检监察、组织考察和群众评查等有力措施,把联系群众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与群众监督机制有机结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