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 抓大抓小抓早举措已见成效
记者:2013年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措施,这些抓大抓小抓早的举措是否已经遏制了腐败势头?
庄德水:根据“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的反腐新思路,2013年以来中央纪委频频打出密集的“组合拳”,包括案件查办、巡视监督、干部约谈、报告抽查以及对纪委系统内设机构进行优化重组,一环扣一环,对领导干部形成了强大的心理震慑。更重要的是,强调抓早抓小,治病救人,要求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加强诫勉谈话工作,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围绕重大节日关口,从具体问题抓起,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地抓作风建设,强化作风常态化制度的硬约束。这些抓大抓小抓早的战略性举措,切中了官场流弊和官风痼疾,阻断了官员特权利益的渗透和扩张,净化了原有的官场生态环境并纠正了陈旧的官员思维,为治理腐败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治本”的轮廓也将逐渐明晰。
柏维春:2013年反腐成绩斐然。这一方面源于党和国家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另一方面得益于2013年密集出台和实施的体现“抓大抓小抓早”要求的规范和举措。一年中,31名中管干部被查,体现了“抓大”显著效果;18.2万干部受党纪政纪处分,表明了“抓小”收到实效;30420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被处理,则是“抓早”的功效。这些数字表明,抓大抓小抓早的举措已见成效,腐败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黄红平: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反腐败斗争胜利,关键取决于最高领导层与广大民众的互动。仅有最高领导层的行动,没有老百姓的呼应;或仅有老百姓的诉求,没有最高领导层的呼应,都不能取得反腐败胜利。
总的来说,2013年是新时期中国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拐点之年。当前的治标为未来的治本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方面,中央高层率先对全党全社会提出“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四风”,“打铁还靠自身硬”的要求,且身体力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树立了榜样。另一方面,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让人民群众进一步看到中央反腐的决心、打击的重点和力度,增强了廉洁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逐步修订、出台各项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制度执行力,已经开始在社会上形成了“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制度约束环境。
河南省渑池县检察院张绍勤:当前,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贪腐、不廉洁、铺张浪费的问题比较普遍,对这些“苍蝇”的查处,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反腐热情。
甘肃省山丹县检察院石文纲:2013年我们院严查了发生在关闭落后小企业补助资金背后的渎职犯罪,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河南省上蔡县检察院郭永刚:我们院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既查大要案,也抓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深入各行业开展预防,群众的反腐热情有了很大提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