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3)

摘要:中国制造曾是推动全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仅靠低成本已经无法让中国制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源动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化蛹为蝶,向着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华丽转身。

记者:中国科研团队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快吗?从原创性、前瞻性等标准衡量,这些论文的质量如何?

美国华盛顿,积雪消融,仍有丝丝寒意,《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初春大雪后第一天恢复工作。

《科学》杂志高级新闻官皮诺尔:用“中国”作关键词在《科学》杂志网站搜索,2010年来自中国的作者发表论文数约为70篇,2013年则有104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搜索方法不是完全科学,但由于我们不记录作者的国籍,对于中国研究人员发表的成果数量,这是我们所能够提供的最佳答案。  

英国伦敦,天气不错,桃花、玉兰花开,先一步迎接春天的到来。

《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坎贝尔: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及其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快速增长。2008年到2012年,有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的论文数量占《自然》杂志论文数量的比例从1.5%增至2.5%,在全部《自然》系列刊物里从1.5%增至4.2%。

2013年1月,中国科学院超过日本东京大学,成为亚太地区对《自然》系列刊物贡献量最大的科研机构,这一增长势头还在持续。《自然》杂志编辑部对论文的选择标准重在其科学发现的原创性和突出意义,以及是否能引发跨学科读者的广泛兴趣。因此,中国科研人员在《自然》系列刊物发表论文快速增长说明,达到严格标准的中国科研成果正越来越多。

3

(科研人员在华大基因研究院国家基因冷藏库内工作。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研发中心之一,先后完成多项具国际水平的科研项目。在华大基因的实验室里,基因、遗传和生物学方面的许多研究人员专注地进行着各种试验,他们希望通过解读生命密码奥妙,在尖端科学的前沿,实现自己的追梦理想。目前华大基因已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其测序能力及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世界领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