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连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4)

摘要:中国制造曾是推动全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仅靠低成本已经无法让中国制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源动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化蛹为蝶,向着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华丽转身。

记者:近年来,中国科研投资增长很快。和美国、英国相比,中国科研产出的效率高吗?差距在哪里?从您的经验看,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还要注重哪些方面?

美国华盛顿,雪过天晴后是人们对樱花季节的期待。

皮诺尔:政府对科学的支持非常有助于加快科学的进步。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科学》杂志执行社长莱什纳曾说过“充足的研发支持是创新的根本”,中国领导人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对科学的支持增加与驱动经济繁荣的发现之间的联系。

英国伦敦,克里南街4号,《自然》出版集团隐匿在安静的老街里。

坎贝尔: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是个复杂问题,一个国家在《自然》系列刊物的论文发表数量不足以全面检验其科研成果产出效率,但将这一数字与该国科研人员数量相比,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这一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和美英等传统科研强国仍有差距,与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科研成果总量较小的亚太国家相比,也尚有不足。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科研体制,各国都在寻找投资方利益和科研产出价值之间的最佳平衡。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仍需继续奖励高质量科研成果,同时致力于发挥科研的撬动作用,让这些成果最终能在更大范围内惠及全社会。

记者点评:中国制造曾是推动全球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转型换挡”关键期,仅靠低成本已经无法让中国制造成为可持续增长的一个源动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使中国制造化蛹为蝶,向着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华丽转身。(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