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政放权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2)

摘要:从欧美大陆,到亚洲近邻,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学者,在记者诸多采访对象中,甚至连那些因中国简政放权少赚了钱的生意人都点了“赞”。

美国杜邦先锋公司新闻发言人简·斯鲁萨克说:“我们希望中国对跨国企业长期的研发投入(政策)持续开放,并确保对外资合作和研究协议、专利进行及时审视和评估。我们期待着与中国合作解决中国及全球面临的食品安全挑战。”

奥托则表示,目前外国汽车生产商在中国只被允许合资,持股50%。外国公司更愿意控股。另外,不少德国公司在采矿、电信、公用事业等领域也很有实力并且愿意进入中国市场。有一些德国大集团对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融资感兴趣。

他还说:“设立私营银行也在中国政府改革日程之中。不管这些私营银行是外资还是中资,我认为都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

(图片:停放在上海市洋山港的上汽集团生产的汽车)

外国专家为“市场和政府”关系建言

在处理好“市场和政府”关系上,不少国际人士也积极为中国政府建言献策。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政府、市场、社会三者要取得一定平衡,这三股力量同时对社会治理起到重要影响,”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抗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向这种模式靠近。他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培育资本市场和优化产业结构等种种改革目标,这些改革都不简单,都要涉及具体利益调整。

陈抗解释说,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政府自我革命,这可能会导致很多政府部门的抵抗或拖延;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意味着中央政府需将更多税收留给地方政府,这可能会在中央部委遭到阻力;培育资本市场会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而国有银行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的前提是保证增长在7.5%左右,一旦经济下滑到增长预期区间之外,结构调整就会受到更大阻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