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应理性看待“中国大姨夫”

【案例】应理性看待“中国大姨夫”

【中国梦想案例】

【事件介绍】

1

大四男生创业卖卫生巾被嘲笑为“中国大姨夫”

三名大四男生,一起创业卖卫生巾。身边人对此很不解,甚至嘲笑他们为“中国大姨夫”。对此,他们并不在意。日前,三人创建的《亲爱的》网站正式上线,他们通过“一次预定,全年分月寄送”的模式在情侣之间卖卫生巾,以此实现创业梦。

3月1日,网站上线第四天,注册会员达200多位,订单也有100多个,这在团队发起人伍锋明看来,“刚开始起步阶段,这是个很好的开始”。

23岁的伍锋明是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他放弃了保送本专业研究生和高薪工作的机会。去年年初,伍锋明找到同院系同学杨尚文、湖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冯鹏举,共同决定利用互联网创业。

但是,卖什么呢?就在此时,一个包裹让伍锋明想到了商机。那是异地女友寄来的包裹,“两条内裤、三双袜子和一双手套。”伍锋明说,“我感受到了女友的呵护与爱。”想起女友每月有几天不适,伍锋明脑海里闪出一个商机,为何不打造一个传递爱的平台呢?

伍锋明说,在向家人说起创业卖卫生巾后,父母很不理解,跟队友说起卖卫生巾的事,小伙伴们也惊呆了。谈起创业之初遭遇的尴尬,伍锋明至今仍记忆犹新。在筹备与调查项目时,三名男生厚着脸皮向身边的女生取经,并鼓足勇气去超市调查卫生巾的品牌和相应的销量,还买了一些回来“研究”。

杨尚文说,身边的同学对男生卖卫生巾一事不解,甚至嘲笑他们为“中国大姨夫”,但他们却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这个事情很有意义,因为我们不仅在卖卫生巾,也是在传递呵护与爱。”

伍锋明说,随着网站上线后,整个发展面临资金短缺、推广渠道不够的困境。目前,团队一边借助新媒体平台做线上活动,借助粉丝的力量赚人气,一边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投资者的帮助,将这个项目很好地运作下去。

大四男生卖卫生巾为何被嘲笑?

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本来是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的好事。用几位大学生自己的话说,“这个事情很有意义,因为我们不仅在卖卫生巾,也是在传递呵护与爱。”但是,他们的起步却遭遇了尴尬:在向家人说起创业卖卫生巾后,父母很不理解,跟队友说起卖卫生巾的事,小伙伴们也惊呆了。

大四男生自主创业,自谋出路,是在替国家分忧,为政府解难,理应得到支持。何况,社会分工不同,地位没有高低卑贱之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男生进入护理、幼教等岗位,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几位大四男生创业遭遇的尴尬,其实是某些人的传统观念作怪。其一,总有那么一些人,封建的男权思维和男女授受不亲的思维根深蒂固。男生买卫生巾,触动的就是某些人的这根敏感的神经。其二,总有那么一些人,天然地把社会分工分为三六九等。大四男生卖卫生巾的事,在这些人看来,不是正经事。最好都去当公务员才是最体面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