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之变
近来雾霾天气引发热议,越来越强烈的节能环保意识让人们重新审视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尽快实现产业升级、提升中国制造档次成为共识。
一家越南餐馆年轻的会计阮氏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父母那个年代,中国商品就很流行,我家有很多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近年来中国品牌的商品又在越南流行起来,我愿意去尝试质量更好的中国产品。”瑞典大学生约翰·韦德也表示,目前中国产品在瑞典信誉正在提高,他看好中国制造,相信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会有能力创造生产出更棒的产品。
高品质的中国制造离不开科技创新,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目前中国制造的重点已逐步向自主创新领域转移,国家政策也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电子类应用软件(APP)收入升至全球前五。阿根廷-中国生产及工商业协会执行主席塔沃阿达专门就中国手机应用市场指出,“中国超高的手机普及率正在催生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市场和移动商机,例如微信,现在很多阿根廷人已经开始使用来自中国的微信”。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数码策略总监李冠芳说:“我们过去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观感是廉价、量产,但目前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改变了这些观感,中国企业在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发挥创意,绝对有潜能发展成为全球性首屈一指的企业。”
越南通信公司FPT职员阮宏也认为,中国现在是一个信息技术强国,研发了很多APP,中国的IT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很高的位置。
除此之外,政府还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制造大型装备享誉全球。捷克交通部副部长多贝什表示,捷克有意建设高铁项目,他们考虑让中国公司参与高铁项目的建设。此外,捷克交通部正在关注与中国在卫星定位和空间领域内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他说:“我们知道中国有这方面的技术和潜力。”
产业升级要求决策者具有开放性思维,加强与世界合作,进行全球采购。中国东方国际集团上海荣恒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看好孟加拉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孟投资成立公司生产内衣。公司执行总经理邓伟文表示,他们计划建立一个全球采购系统,在世界各地寻找和获取合适的原材料,持续对生产技术研发和设备进行投资,以保持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打造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形象,不能只靠几个品牌支撑,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普华永道德国公司中国业务部负责人延斯-彼得·奥托指出,只有当数以千计的中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履行高品质的承诺,中国制造才能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