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三周年:战场难分胜负 政治解决困难

摘要:三年来,叙利亚战场上的军事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伊始,出现许多对抗政府的武装组织,一些政府官员和军队官兵倒戈,一些城市接连陷落,让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以巴沙尔·阿萨德为首的叙政府已危在旦夕。

叙利亚危机爆发至今,已有三年。

三年来,愈演愈烈的危机已经让叙利亚人淡忘了战前的平静生活是什么模样,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炮火、动荡和恐惧。

三年来,十几万人丧生,全国五分之二的人口流离失所,工人失业,学生失学,称其为“21世纪最严重人道主义灾难”毫不夸张。

当前,战场局势持续胶着,谈判桌旁争吵不休,让一些人作出“叙利亚还要乱十年”的悲观论断。战乱何时终结,这无人知晓,但武力解决不了问题,政治途径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这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人道主义灾难

没有人能想到三年前爆发的一场抗议活动,开启了一个什么样的潘多拉魔盒。

201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叙利亚危机中死亡人数达到10万,此后联合国再未发表相关数据。与叙反对派关系密切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今年2月则称,死亡人数已逾14万。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已经有超过250万叙利亚人涌入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和伊拉克等国。在叙利亚境内,流离失所者超过650万。

即使进入了周边国家的难民营,这些叙利亚人也逃脱不了饥饿、严寒、疫病和犯罪的困扰。

世界粮食计划署说,仅在2014年,满足叙难民的粮食需求就需要花费20亿美元,而国际社会的援助远远达不到这一数字。在叙境内,运气好的流离失所者也只能每两个月领取一份一个月份额的食品,一些人还不得不将这本就不够的食品拿去换取药品、床垫等其他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安全状况的恶化、西方制裁的影响、多数企业的停产、物价的大幅上涨、童工甚至童子军现象的增多、疾病的蔓延等,无一不是压在民众身上的沉重负担。

1

(3月12日,在黎巴嫩南部迈尔季欧云,来自叙利亚的难民站在难民营中。今年3月15日是叙利亚危机爆发3周年。这场危机不仅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还使大批难民背井离乡。黎巴嫩是接纳叙利亚难民最多的国家。由于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黎巴嫩,对其造成沉重负担,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呼吁国际社会对黎提供支持,并希望更多国家能够接纳叙利亚难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