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维度”中国核安全观展现大国责任与担当

摘要:“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理性、协调、并进”分别从战略、全面、持久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对待核安全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为国际核安全指出了方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4日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阐述中国核安全观,这也是世界各国中第一个提出的“核安全观”。一些核问题专家及国际问题专家指出,由“理性、协调、并进”六字构成的中国核安全观内核,看似简单,含义深刻。同时,中国核安全观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

(图片: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第二天会议,期间同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

“六字诀”体现“三个维度”

“我们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在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

“理性、协调、并进”分别从战略、全面、持久三个维度阐释了中国对待核安全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为国际核安全指出了方向。

“理性”旨在突出核能事业安全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核问题专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指出,对于核能事业来说,发展和安全是永恒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必须坚持“发展中求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这一原则。

曲星认为,只有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合作体系,才有可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及核扩散问题。

“中国核安全观具有战略性,其出发点是人类必须更好地利用核能,必须实现更大的发展,在这个战略框架下,必须坚持理性原则。”曲星说。

事实上,中国发展核能事业50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与核不扩散记录。期间,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法规体系,同时积极研究制定核安全条例,并将致力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

“协调”旨在阐明核安全领域国家自主与国际合作的关系。曲星说,国家是核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各国有根据本国国情采取因地制宜方式加强核安全的权利,但必须在国际规范和国际法律的框架内发展核能事业。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