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可能为大国关系提供新的范式(2)

中俄可能为大国关系提供新的范式(2)

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紧密协调与合作,体现了中国外交在当今国际变局之下力图有所担当的原则立场

2013年乃是冷战终结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发展最为扑朔迷离的时段之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波的将退未退,地区热点冲突的时起时落,大国权力转移和博弈的时隐时现,区域和全球进程的此长彼消。这些是中俄双边关系的一个特定背景。

就在国际多头角逐进入迷阵而亟待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如若走错一步,就会陷入重重危机而置人民于水火之中;而若选对一着,则峰回路转而柳暗花明。这一年多来中俄两国在全球、地区和双边关系层次的紧密协调与合作,一次又一次地为推动热点冲突的解决和危机的处理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中国外交在当今国际变局之下力图有所担当的原则立场,通过中俄合作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2014年2月习主席的索契冬奥之行,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参加在国外举行的大型体育赛事。领导的带头意味着将会推动中国老百姓踊跃参与国际公共事务。更为重要的是,时值俄罗斯一方面面临着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狂威胁,另一方面又遭逢西方政治家以无端理由联手制裁的巨大压力,习主席在中国春节休假期间的毅然前往,表明了中俄两国不光是关注共同发展和互利双赢,而且中国人特别注重在朋友和邻居遭逢不公待遇之时决然提供支持,勇于主持公道的国际道义准则。

国际转型期需要的是大国外交的前瞻性设计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构想。就中国与俄罗斯在欧亚地区拓展关系的路径设计而言,习主席所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正是这样一次重要的顶层设计。在习主席这次索契之行中,与参加冬奥开幕仪式同样重要的另一项议程,便是中俄元首的又一次相当重要的工作会谈:中国方面邀请俄罗斯参与“海陆新丝绸之路的建设”,而俄罗斯方面则明确表态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并以跨欧亚大铁路和新丝绸之路交通运输管道对接的实际行动来推进落实。这是两国领袖就重大问题精心构思并直接沟通,而又取得显著突破的又一例证。

一个像俄罗斯那样具有几起几落复杂历史的基督教大国与一个作为古代文明中心的东方大国,全面而直接地交往与接壤,世界历史从未有过

两国新领导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之中有望对国家进行稳定治理。在这样一个较长的战略机遇期中,中俄两国可以对本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双边关系做出全面有效的部署。三十多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前所未见的尖锐挑战。周边环境的变化证明了将中俄关系置于双方优先发展方向是一个具有远见的决策。

除此之外,中俄两国国内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现代化建设正在进入一个质量提升和结构转换的攻坚阶段。虽然国情背景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的这一发展背景使得中俄两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一个可以通过相互“内化”以求得相互支持的合作过程。

总的说来,两国精英对于中俄关系的重新认知和创新构建,有可能为当代大国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范式。但是,中俄两国所面临的历史阶段和环境又使得中俄关系也必将面临诸多挑战。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像俄罗斯那样具有几起几落复杂历史的基督教大国与一个作为古代文明中心的东方大国——中国,进行着这样全面而直接的交往与接壤,而且,当代又曾有过这样异常紧密又错综交织的关系,这是当下中俄谋求建立政治互信时一个难以超越的深刻文明背景。另外,中俄两国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的逆转和差异,以及这种戏剧性变化之迅速发生,导致了两国交往中种种思想的、体制的、物质的准备之不足,这与实际利益和思想理念的矛盾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中俄关系的发展。

根据本人过去八年中每年一次近距离的观察与交往,普京总统本人对于中俄关系问题也有着相当深入的思考和主张,他对于发展中俄关系是寄予巨大希望的。这不仅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而且也来自于他本人的政治理念和个性。

就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而言,将不光是一个物质的过程,必将会充满对于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求索;未来的中俄关系肯定也不会单是来自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需要来自民间、来自普通人民的参与;未来的中俄关系肯定将会有种种料想不到的艰难困苦,但是,近年来在两位政治领袖运筹之下中俄关系的迅速推进,定会在未来国际史上记下重重的一笔,为未来相互关系的发展留下宝贵的财富。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