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重庆要着力打好“五张牌”(2)

重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重庆要着力打好“五张牌”(2)

打好“西部直辖市”牌,发挥体制优势,促进重庆资源的有效配置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把直辖体制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一篇颇具探索意义的大文章。直辖的重庆实行市对区县直管,没有中间层,在扁平化行政管理架构下,重庆要进一步发挥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优势。

一是运行成本低的优势。重庆与面积和人口相当的省相比,少了省所在城市和地(市)两类政府机构,实现了行政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其行政成本在西部乃至全国都是最低的。据统计,重庆市供养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远低于全国和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从人口与公务员的比例看,全国平均约30∶1,西部地区平均约20∶1,而重庆仅50∶1。二是行政效率高的优势。我国省辖行政区平均为10.9个,而重庆行政层级由原来的市—地(市、区)—县—(区)—乡减少为市—县—乡三级或市—区两级。通过三次行政层级调整,增强了全市工作的融合度和凝聚力,在主城只有市和区两级政府,远郊有市和区县、乡镇三级政府,中央和市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更直接、效率更高。三是配置资源能力强的优势。一般省级政府主要掌握行政资源,经济资源配置权较多地集中在中心城市,省市两级行政与资源要素统筹运行难度大、成本高、摩擦多。

作为直辖市,重庆同时具备省市两级政府的权能,既有行政处置权,又有资源配置权,调控手段多,操作效果好。在行政内部,进行纵向权力结构调整,层层下放权力,实行“重心下沉”,各区县的自主权更大,充分调动了各行政层级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未来,重庆应进一步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结合重庆实际,应进一步释放直辖体制效应,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大力简政放权,优化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健全完善符合重庆实际的科学规范、统一高效的直辖市行政体制,努力让重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打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牌,推进城乡一体化,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重庆实践

重庆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是中央深化改革和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破解城乡统筹难题就有了重要政策保障和改革空间,任何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都可以纳入改革范畴,从而可以为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同时,国家为重庆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是首个在直辖市推出的改革和发展意见,给了重庆“12+10”的政策体系,给了重庆先行先试权,它将让重庆成为全球市场热点。依据国发3号文件精神,重庆市设立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使重庆成为内陆首家拥有空港、水港联动的保税港区城市;开启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成功打破户籍制度的桎梏,实现120多万农民平稳进城;设计了地票制度,成立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为农民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权流转提供了市场通道;开展了“三权”抵押试点,以城带乡的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成功盘活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沉睡资产。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