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成型 保定成最大赢家
如果说目前什么最火,除了被各大媒体热炒的京津冀一体化之外,恐怕就是被传为“首都副中心”的保定。虽然,目前关于保定将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只是河北单方面的意愿,并未纳入首都经济圈规划,但是京津冀一体化目前已经对保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从保定楼市目前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来。
据搜房网保定站统计,自“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提出后,保定近一周的销售套数在2000套以上,销售额保守估计在10亿元以上。
此外,据保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房产销售人员表示,该项目上个月的销量大约是30套左右,而这个月已经达到100多套,并且其中“刚需购房”大约只能占到20%。各大楼盘售楼处的火爆场景,也让从北京赶来看房的赵先生有点惊讶。
显而易见,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对保定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有业内人士预计,在北京投资买房愈加困难的情况下,投资和投机需求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而多个利好传言,让保定几乎是一周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京津冀三地投资购房人心中新的热点区域。
发展重点落地保定并非没有依据
虽然保定是否能成为政治副中心尚无定论,但据长期深耕首都经济圈区域的华银集团董事长庞文剑分析,国家将保定作为此次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重点,并非无据可依。
据庞文剑介绍,一个城市的转移和规划的核心是空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一个区域再宜居、再适合产业转移也没用。而保定恰恰拥有这样的优势。
环顾北京,人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张家口,主要地形就是山地,显然没有足够的空间供北京大规模转移人口和产业。而且,张家口处于北京的上风向,显然也并不适合发展工业,更适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等产业。
其次,位于北京东边的燕郊、香河、大厂等东三县一直都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热点区域,但是该区域面积较小,加起来也才1400多平方公里,还不如保定的一个涞水县大。显然不符合北京大规模转移人口的需要。
而位于北京南面的廊坊,介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和东三县的情况极其类似,在天津和北京都需要往外扩的情况下,如果把廊坊要作为这次疏解的主战区,那么就会形成更大的一张“饼”,这显然不太可能。
可见,在西北、东、东南都不符合北京人口和产业外迁的情况下,最有可能沿着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京石高铁这些交通干线向北京以南进行转移,而位于北京南面的保定最符合要求。所以,京津冀一体化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之为京津保一体化,因为冀的概念太大,显然北京的相关产业和人口很难转移到更远的区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