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与“打老虎”背后的舆情效应

反腐与“打老虎”背后的舆情效应

一、反腐是十八大以来民众关注主线,已成为官民间最大社会合意空间

比较2011年以来网民和大众媒体对反腐和打老虎两个议题关注趋势的变化,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公众对反腐的关注度开始上升,远远超过了2011年和2012年。这说明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央反腐工作的深化,民众对反腐呈现出高关注态势,反腐获得了民众极大支持,并被寄予厚望,成为官民最大社会合意空间。

二、反腐成为仅次于民生的第二大社会焦点议题

虽然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民众的关注焦点还停留在民生和反腐领域,反腐基本成为仅次于民生的第二关注议题。值得注意的是,民众的关注焦点与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出现了偏差,后者更多关注改革,其次才是民生和反腐,这也说明媒体并未有效设置民众议程。

截至3月8日,在民众关注的两会议题排行中,反腐位列第八,排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房产税、转基因和二胎问题之后。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主要城市和地区,民众对反腐议题的关注比较集中,“习近平反腐”、“中央反腐”和“网络反腐”等关键词均位居前列。但“网络反腐”相较于2012年出现了下降,排在“习近平反腐”和“中央反腐”之后,这说明民众对反腐的主要关注点已由民间反腐过渡到中央甚至是领导者个人为主的反腐阶段。

三、反腐已成基本社会共识,事关主流人群的人心向背

不同年龄段网民对反腐和打老虎议题的关注中,30-49岁的主流社会人群是反腐败议题的主要关注人群,这类人群同时也是目前社会的主体人群。与此同时,男性是关注反腐议题的绝对主体人群,尤其是在对打老虎的关注中占到了绝对多数,达97%。可见,反腐已经成为基本的社会共识,事关主流人群的人心向背。

根据乐图在线提供的微博社交雷达数据,将与腐败相关的信息按照正性、负性和中性进行自动研判,结果显示: 对反腐败工作的社会评价中,正性评价占到了总体的75.3%,负性仅为11.6%;如果将正性社会评价界定为1,代表满意,负性界定为-1,中性界定为0,那么民众对反腐的满意系数为0.622(满分为1),这说明目前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四、基层腐败和军队内部腐败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老虎、大鳄、亡国、中央、网络反腐、曝光、对策、十八大、完善、法治”等焦点关键词说明了近期公众对腐败中的“老虎”和“大鳄”关注在不断上升,关注焦点从一般层面的反腐上升到了“打老虎”的层面。这也反映出随着反腐的进一步深入,民众对反腐力度产生了更高期待,未来的反腐一旦不能达到民众的这种期待,很有可能会使之产生心理挫败感。

分析与腐败相关的“村官”、“预防腐败”、“中国军队”、“腐败根源”、“官员”、“三峡腐败”的热点关键词可以看出,基层腐败和军队内部的腐败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有民众开始关注三峡腐败,还有很多人对目前腐败现象的根源进行了思考和讨论,这些都说明腐败问题已成为上至社会精英阶层下至平民阶层的共同话题。

在微博话语平台上,民众的关注议题主要集中于腐败事件的举报,特别是各类“苍蝇”的违法乱纪行为,占到总体的40%左右。可见,民众希望通过微博社交平台表达自己遭受不公待遇的不满,期待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对下一步深入、具体反腐寄予厚望。

五、62.1%的公众对反腐持积极支持态度

在民众对反腐的基本态度上,支持者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二左右。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持较冷静的态度,如网友@老李头06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眼下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不能估计过高; ‘官不聊生’不宜炒作;党风、政风能否有实质性的转变,至少5年后看”,再比如网友@如果可以664认为,“中央领导反腐坚定,重拳出击,民心欣慰,但似乎民众信心不足,因腐蚀太深,非—日之功可除。欲除病根还需中药,其一力修法制,让众惧之不敢为腐 ,最终的权威和判决是法;其二德者居之,升职如升仙,唯德可成,非机巧聪者能投机。则人心不腐,腐则必除,天下兴”。 还有11.8%的公众对反腐相对唱衰,尤其对其时效性和持久性持审慎态度,另有一部分民众抱着“打酱油”的态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反腐是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经过过去一年多的深入,民众和官方已经就反腐问题达到了最大的合意空间,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老百姓对党中央反腐倡廉的信心,如网友@阿甘Q所说,“过年聊得最有共同话题的是反腐力度和公务人员不能在公众场合奢侈浪费,基层老百姓感觉事好办了,年好过了,生活改善有起色了”。整个社会舆论已经从对腐败问题的强烈不满与非议转到绝大多数持支持态度,中央也在反腐中获得了更多数的民心支持,为全面深化改革赢得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六、相比较“打虎”,公众更期待“拍蝇”

公众最为期待的四个反腐政策,“基层反腐”位列第一(占15.2%),说明相比较“打虎”,民众更期待“拍蝇”;“将权力关进笼子”排第二位(占13.2%),反映出公众期待加强政治体制改革,改变目前“一处长就可以决定民企生死的畸形权力关系”;第三是“官员财产公示”,社会期待为11.4%;之后是“加强法治建设”排第四,为10.5%。除此之外,反腐力度加大、借助民间力量反腐、避免运动式反腐、巡视制度规范化和贪腐信息要及时公开透明等也是民众期待的主要举措。

七、结论与建议

全民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力度继续升级。有网友担心当前的反腐工作是否是一种运动式反腐或者是选择性反腐,期待反腐工作长抓不懈,并且希望以“打老虎”为新一轮反腐败突破口,启动“全党合力”模式,让公务员“禁令”有增无减,大力查处“裸官色官”等不良社会现象,做到“下无死角,上无禁区”。破解那些看不见的阻力,关键正在于通过更大的反腐动作来凝聚民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老百姓对法律公平性的最朴实表达,也是社会对法律驯服特权的恒久期待。

基层反腐是未来反腐的重点领域。有网友认为,“老虎要打,苍蝇更需要打,因为苍蝇数量多,危害党风政风更直接”。 2014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6日21时30分,“反腐倡廉”得票45万,位列第二。不少网友都在留言中呼吁加大对“身边苍蝇”的查处力度。民众期待未来的反腐工作在“打老虎”的同时,基层反腐“拍苍蝇”也能迎来一场暴风骤雨,对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腐败问题进行严打。如网友@郎永强认为,“中央应加大对村、镇、县的反腐力度,只有让百姓看到身边的腐败被清除,才能更好地鼓舞民心”;再如网友@云林禅士提出,“现在由于中央打‘老虎’声势浩大,基层一些‘苍蝇’暂时冬眠。如果今后‘风头’一过,这批‘苍蝇’可能重新复活。强烈建议2014年各地、各基层同步加大反腐力度,多查揪一些基层百姓身边的‘老虎’、‘苍蝇’”。

选择政法、军队等民众关注最集中的领域为突破口。政法系统腐败标志着整个系统的严重腐败,军队腐败则标志着最后防线的全面溃败。当前民众最为关注的腐败领域是政法和军队两个领域,也说明了对其进行反腐的重要性。可以考虑以政法等实权领域为“打虎”“拍蝇”的重点,或可做到事半功倍。

强化信息公开,重视民间力量尤其是网络平台。无论是官员财产还是腐败案件信息都需要强化信息公开,应制定《信息公开法》,将公权力尤其是一把手决策活动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另外,网络反腐在2012年和2013年初成为主要的反腐力量,但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逐步加大,民间反腐有减弱之势,下一步应更好发挥民间力量。如在某大型网站的调查中,对于目前反腐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难题的认识上,有25.84%的网民认为“难在能否重视群众举报线索”,位列第一。这也说明反腐有必要进一步依靠群众的力量。

制度化是反腐治本之策,可将权力真正关入笼中。在“老虎”、“苍蝇”被纷纷打落之后,如何从体制机制入手让“权力入笼”、如何进一步铲除“老虎”、“苍蝇”滋生的土壤等问题备受关注。从长远看,反腐重在机制化和常态化,必须完善强效反腐机制,形成制度反腐,方可真正实现清正廉明。网友期待新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反腐败单行法律和配套法规立法等项改革能够加速推进,尽快出台更多、更细化、更具操作性、更方便监督的反腐制度。

反腐是改革题中之义,体制、制度性腐败既是改革的重点,又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必先反腐,不反腐等于不改革。所谓“反腐影响经济发展应该适可而止”的谬论,是利益集团对抗改革的舆论挣扎;说什么“继续反腐可能难以收场”,是无视“不反腐就无法收场”的现实。只有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才能震慑腐败、赢得民心,从而为更深入的改革赢得更广泛的腾挪空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