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碎片化时代如何建构社会共识(2)

多元化、碎片化时代如何建构社会共识(2)

如何建构社会共识

首先,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群体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想法或者彼此存在偏见时,可以通过跨类别化消弭分歧。也就是说,无论分化多么严重,只要社会上能够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社会发展目标,反映民众的共同利益,就可能整合全体人民。还可以通过再类别化来重新调整利益格局和价值偏好,即通过不断的调整、沟通、表达、理解,原有的鸿沟被消除时,旧的类别就消失了,变成新的类别。

其次,通过不同群体/类别的人的接触与合作,可以淡化原有的类别,突出类别特质之外的东西,从而发展出共同的价值认同。这里所说的类别,可能是外地人与本地人之分,可能是老一代和新一代人之分,可能是官员与民众之分,可能是穷人和富人之分,可能是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之分等。无论出现什么类别的划分,依然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通过一定的方式,相互接触、对话、协商与合作。例如,在大灾面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富裕程度的人,都会将生命的价值提升为共识,形成万众一心的局面。

第三,必须有平等的、正义的社会规则和制度建设,保证共识能够顺畅运行和持续发展,保证每个人有权利表达,保证大多数人的共识不因少数人的破坏而被消解。实现这一点是需要多方努力才能达成的。

建设积极的社会心态

从社会心态的培育角度来看,积极的社会心态是推动社会共识建立的基础。当社会共识难以形成时,抱怨和观望的情绪就会流行。而抱怨与批评、观望与参与的不同特点,对积极的社会心态和社会共识的构建有着深刻影响。“抱怨”的主体往往会假设有全能的力量应当对现状负责,是消极的情绪;而“批评”则往往带有积极的色彩,它力图找出问题、甄别情况、警告风险,是形成社会共识的必要方式。“观望”是对全能的力量的失望;而“参与”则是通过介入,改变现状,摸索出路,是社会共识在“尝试——错误——再尝试”中的必要过程。

积极的社会心态离不开对社会的认同,离不开社会成员意识的养成。作为社会的一员,其不应是社会上下结构中的从属,也不应是权力结构中的支配者或者被支配者,而应当是以平等关系赋予的成员资格。这个资格的认定,既是自我的选择,也需要他人的认可,因此,它是与社会环境的建设相辅相成的。

社会心态是社会之心,社会共识是社会之心的良知良识。凝聚社会共识,要有良好的、积极的社会心态做基础,成熟的社会共识,也将是社会心态的准星和基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