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多年的32件信访疙瘩梯次解开,闲置3年的羊绒交易市场客商突然爆满,四套班子接待费预算一次性降为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同心县党员干部躬身问民需,俯首求民计,入户走访煦风催新绿,使许多原本“没有指望的事有了着落”,群众心中的冰霜渐次消融,化为涓涓暖流。
270件实事消融群众心霜
“你咋不出外打工扒光阴,年纪轻轻窝在家里做啥?”日前,同心县石狮镇民政助理员入户走访时,惠安村村民马佐万正搂着孩子晒太阳。
“你们这些当官的站着说话腰不疼,我查出了肝硬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马佐万的语气很不友好。
“哎呀,实在对不起,我真不知道你家的情况,不要见怪啊!”民政助理员连声向马佐万致歉。
当天,马佐万的低保申请就被送到了县民政局。按照三级审批、三榜公示原则,他至少要等21天才能得到准信。为使其尽快获得大病救助及住院治疗的“兜底”费用,县民政局首次为其一个人举行低保评审会。10天后,马佐万享受到了低保。
3月26日,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专程上门通知马佐万:“第一笔低保金昨天就打到了你的折子上了!”
“太感谢,这下我能住院治病了。”马佐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其实,许多干部初次入户走访时,多多少少都曾遭遇过群众的冷言冷语。
该县一位主要领导夜访河西镇塘坊村村民时,60多岁的老党员杨生喜话里话外透着不满:“土地整治项目都完成2年了,还有一部分渠道没有铺好,一些新修渠 都塌了,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让农民咋种地?”
“您放心,我们立即整改,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也欢迎您老现场监工。”这位县领导当场表态。
第二天,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即到塘坊村实地查看,并在2天内更换了损坏的设施、修好了长约3公里的塌陷渠道。
今年以来,同心县各级党员干部纷纷上门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已为群众办实事270件。犹如缕缕春风,党员干部躬身问民需,消融了群众心中的积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