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的户籍改革意愿调查 (2)

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的户籍改革意愿调查 (2)

——基于30个城市3154份问卷的分析

对户口问题和土地问题的态度

农村进城人口和城际流动人口一致认为,所在城市户口的最重要价值体现在子女教育方面,其次在于社会保障和保障房,再次在于就业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一道题“您认为您所在城市户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求受访者对保障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5个选项按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统计结果表明,重要性得分最高的是子女教育,为3.89,明显高于其他选项的得分;其次是社会保障,为3.18;再次是保障房,为2.94;最后是就业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得分非常接近,分别为2.50、2.48。分户口看,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样本对不同项目的重要性打分都保持了相同的高低顺序。从重要性排序第一的占比来看,子女教育为42.3%,也遥遥领先于其他选项;接下来分别是保障房22.8%,社会保障18.8%,就业服务8.2%,医疗卫生服务7.8%。数据说明,对于城镇非户籍常住人口来讲,所在城市户口的最重要价值体现在子女教育方面,其次是社会保障和保障房,再次是就业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城镇户口的吸引力并不突出,农村户口样本中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占31.2%,不愿意的占39.9%;即使是东部地区、巨大型城市的流入农民也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转户意愿;不愿转为城镇户口的主要原因包括喜欢农村的生活环境、将失去自己的土地、城镇生活成本太高、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等;年龄越大越不愿失去土地,收入越低越可能因为城镇生活成本高而不愿转户。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农村户口者占68.3%,城镇户口者占31.7%。其中的农村户口者,表示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占31.2%,不愿意的占39.9%,还有28.9%的人表示说不清。可以发现,明确表示不愿意转户的比例达到了四成,高于愿意转户的比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倾向不明确。这表明目前城镇户口的吸引力并不突出。

分地区看,表示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比例最高的是东部人群,为36.8%,最低是西部人群,仅18.5%。分城市看,愿意的比例最高的是巨大型城市人群,为39.9%,最低是中小城市人群,为23.7%。可见,即使是公共服务水平最高的巨大型城市、东部发达地区,对农村进城人口也没有表现出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愿意转户的比例也没有超过四成。

为了深入了解一些农村进城人口不愿意转为城镇户口的原因,我们设计了一道多项选择题,结合实际列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供选择。分析结果显示,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喜欢农村的生活环境(个案百分比为74.5%,下为同一比例)、将失去自己的土地(68.5%)、城镇生活成本太高(68.4%)、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59.8%)。实际上可以将这些原因归纳为农村的拉力和城镇的推力,前者即农村生活环境、土地利益的吸引,后者即城镇生活成本高、缺乏稳定性的拒斥。其他原因如城镇户口含金量不高(45.8%)、农村户口可以参加集体分红(33.9%)、农村户口可以多生孩子(12.5%)。

交叉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因为将失去自己的土地而不愿转户的比例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因为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而不愿转户的比例越低。收入水平越高,因为城镇生活成本太高而不愿转户的比例越低。

大部分农村进城人口都明确打算在城镇长期定居;年龄越小,打算回农村的比例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打算定居城镇的比例越高;由于在城镇缺乏足够的生活安全感、幸福感,部分人虽然打算定居城镇,但又不愿转为城镇户口和彻底失去农村这一依靠。

在回答“您打算在哪长期定居”时,在农村户口样本中,47.4%的人打算在现居住地,19.1%的人打算在老家所在的城镇,15.6%的人打算回农村老家,17.5%的人不确定。现居住地和老家所在城镇都属于城镇,两项合计占66.5%。这表明2/3的农村户口样本打算在城镇长期定居。

就农村户口样本来看,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打算回老家农村的比例18—24岁人群、25—34岁人群分别为13.2%、10.6%,35—44岁人群为18.6%,45—54岁人群为21.8%,55—64岁人群为25.6%,大致呈年龄越大比例越高的趋势。在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表现出文化程度越高,打算定居城镇的比例越高的明显趋势,小学及以下人群为48.3%,本科及以上人群达到79.3%;同时也表现出文化程度越高,打算回老家农村的比例越低的明显趋势,小学及以下人群为30.3%,本科及以上人群为6.2%。在不同收入人群中,表现出收入水平越高,打算定居城镇的比例越高的趋势,5000元以上人群达到72.6%。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愿转户的农村户口样本中,46.4%的人打算在现居住地定居,19.7%的人打算在老家所在城镇定居,合计有66.1%的人打算在城镇定居。从前面分析不愿转户主要原因和居住意愿的表面看来,似乎存在矛盾,实际上,只有矛盾的解释,没有矛盾的现实。大多数人打算在城镇长期定居体现了城镇化的客观规律。而对人与自然更亲近、居住和交通压力更小的农村生活的偏好,对城镇生活的高额成本、不稳定性的顾虑,则体现了进城农民对更有保障、更舒适、更有安全感的生活的本能追求。正是因为其中许多人在城镇无法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造成他们主观上不愿意转户,不愿意彻底失去农村这一依靠和退路。

如果进城定居,只有极少数进城农民愿意放弃承包地,绝大部分人都希望以委托代种、出租、入股分红等形式流转;只有极少数人愿意放弃宅基地和房屋,绝大部分人都希望保留将来养老用,小部分人希望置换城里的住房或有偿转让给村民,年龄越小、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希望置换城里住房的比例越高。

调查显示,在农村户口样本中,如果自己及家人进城定居,希望承包地由自己耕种的占15.2%,希望委托亲友代种的占38.2%,希望出租的占21.5%,希望入股分红的占13.8%,希望给城镇户口、无偿放弃的占2.5%,希望给城镇户口、有偿放弃的占2.5%,无法选择占5.6%。可见,愿意有偿或无偿放弃承包地的仅占5%,希望以委托代种、出租、入股分红的形式进行流转的占73.5%。这表明,进城农民中极少有人愿意以获得城镇户口为前提,有偿或无偿放弃承包地,他们最希望的是保留土地承包权,以各种形式进行流转。

如果自己及家人进城定居,希望保留宅基地和房屋、将来养老用的占78.3%,希望有偿转让给村民的占4.7%,希望置换城里住房的占10.2%,希望给城镇户口、有偿放弃的仅占1.7%,无法选择占4.2%。分年龄看,年龄越小希望置换城里住房的比例越高,最高18—24岁人群,为 12.5%,最低 55—64 岁人群,为3.3%。分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希望置换城里住房的比例越高,最高本科及以上人群,为14.4%,最低小学及以下人群,为5.8%。分收入水平看,大体上呈收入越高希望置换城里住房的比例越高的趋势,5000元以上人群、3001~5000 元人群较高,分别为 11.6%、11.7%,最低是500元以下人群,为5.9%。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