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众路线,先弄清群众是谁 (2)

走群众路线,先弄清群众是谁 (2)

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党才有无穷力量

解放新论:既然教实活动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效,为什么还要强调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辛鸣:首先,因为群众路线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执政目标,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和最大的执政资源,必须始终坚持。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面讲到的,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党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的作用。这是最基本的大道理。

二是群众是政党的基础。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基础就是人民群众。目前中共有8000多万名党员,是全世界最大的政党;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也是权力最大的政党,宪法赋予我们唯一执政党的权力。但有权力、规模大,就能无所不为吗?不是。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是也只能是因为背后有13亿人民在支持我们。群众才是党的“大地”和“母亲”,是我们的“根”。

三是群众是党执政的目的与意义。我们不是为执政而执政,也不是为8000多万名党员的利益在执政,而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因如此,党践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时,才有无穷的力量。

其次,群众路线也好,作风建设也好,都会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冲击群众路线和党风等的因素和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把群众路线的理念变成我们的行为、意识、原则,变成政党的长期常态行为。同时也促使我们反思,为什么过去在党风方面会出现一系列如腐败、大吃大喝等问题?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深化,坏的作风可能还会随时反弹甚至滋生新的问题,所以,转作风要打歼灭战,但又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必定是一个不断精进、不断涵养、不断自省的过程。

制度设计,防止官僚群体利益最大化

解放新论:要做到不反弹,恐怕还要解决不少深层的制度问题,形成让群众真正能进入决策、成为国家建设主体的机制。对此,有什么建议?

辛鸣:我们党有上万个基层组织、8000多万名党员,要想凝聚起来形成集体行动,必须要有组织系统、组织机制、组织纪律等。群众和组织当然不冲突,但两者如何产生关系并且是正相关的关系,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制度问题,也是涉及群众路线能否落地、保障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的重要问题。

从具体运作来看,任何政党的运行都需要一整套体制,即需要一套官僚运行体制。这里的官僚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行政组织体制。但通常而言,官僚体制本身有容易自我退化的弊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官僚的群体利益最大化、群体关系封闭化、群体行为模式化、官僚的自我精致化等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问题不成为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破解的办法,这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理念贯穿制度设计、组织程序安排的全过程。不论制度还是组织,它不仅仅是一些规则和层级。更关键的是,规则层级背后有价值理念在支撑,不同的价值理念就会形成不同的规则内容与层级形态,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换言之,当我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观中真的有了群众,我们的制度、规则等就会体现出这种特征。

但是,要在具体的各项制度设计中,都能体现这个大道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如我们现在建立的听证制度,旨在让群众参与决策,这很好。但如果细节跟不上,譬如,找哪些群众、各利益相关群体权重比如何设置等问题考虑不周,这个制度也会流于空谈甚至发生变异。又如,有地方举行自来水价格听证会,有很多自来水公司的人参加,就不妥。你能说自来水公司的人不是群众吗?但是,他们不仅不能代表群众,某种程度上还与群众有相当的直接利益冲突。所以,不只是要在大道理上明白群众是谁,还要有具体的群众参与政治的制度,要在制度设计的细节中体现群众观点。这也是保障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对于正在进行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未来党的执政,特别值得提醒的是,要注重避免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异化,把政党本身而非群众当成目的,出现官僚的群体利益最大化;二是概念偷换,以偏概全,把个体当群众,把个别群体当群众,来建小圈子。

要始终牢记,我们党所讲的群众是一个整体,它永远是中国社会最大多数的群体,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要在党的执政中,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群众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