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深刻阐释了长城的独特价值和守护好长城的重大意义,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记者:谢晗 李春宇 编辑:姜含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他强调,希望大家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巨龙绵延,巍峨峻拔;气势磅礴,护佑神州。万里长城,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努力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协同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做好“长城+”大文章,有力推动了长城沿线整体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发展。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传承弘扬好长城文化,不断开辟长城保护新格局,让中华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加强长城保护,活化历史遗产。长城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长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立足当下,一方面,要坚持以《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为载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体系,更加明确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相关工作原则、目标、内容及管理要求,完善长城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追责问责机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了解长城、保护长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以考古挖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加强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联合攻关,切实为全方位探究长城历史文化价值提供科学支撑。此外,依托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数字云平台,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以“文旅IP思维”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
深耕长城文化,润泽百姓生活。跨越两千年,纵横十万里,长城见证了历史沧桑和时代巨变,守卫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平发展,保护中华文明传承不息、世代赓续。奋进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长城文化,要深耕长城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挖掘整理长城沿线的非遗资源,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提高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以不断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要以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契机,形成一批公共文化的空间载体,鼓励各类学校建立长城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研学活动,推动长城文化元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要推进长城文旅融合和数字再现工程,做好“长城+乡村振兴”等大文章,开发长城文化旅游商品和服务,不断扩大文化供给……如此多措并举,以旅塑文,以文彰旅,让长城文化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古老长城增添时代新色彩。
弘扬长城精神,展现中国风采。长城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讲好新时代的长城故事,使长城成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源泉,倍增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也必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融入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长城为载体,传扬长城所凝聚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长城保护行列中来,激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要举办文化遗产展览、文化交流会展等活动,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加强文化兼收并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长城文化历久弥新,中华文明大放异彩。保护好、传承好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责任。奔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远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悉心呵护长城一砖一石,发掘阐释好长城历史文化,代代传承好长城精神,携手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