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前置,把握规律,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重视风险评估源头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理念,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制定出台了《忻州市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信访源头预防和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各级各部门在重大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坚持做到“群众工作做不通,工程项目不开工”。去年实施的“7451”城建重点工程,征地4千多亩、征拆房屋5万多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由于源头预防到位,涉及征拆工作的19个村、3700多农户,没有一户上访、没有一个群众阻挠施工,实现了“和谐拆迁、和谐建设”。
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针对具有多发性、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总结有效方法,探索完善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化解同类问题。村矿、村企纠纷是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信访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村矿、村企矛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矿(企)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的18条意见,建立了集预防、排查、控制、调解、处置于一体的村矿(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村矿、村企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群体上访大幅减少。
依法化解信访难题。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中的作用,将法制宣传教育推到信访工作一线。注重平时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栏、企业宣传栏、政府网站建立法律信息平台。积极对涉法涉诉信访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信访人进一步规范依法反映合法合理诉求的信访行为。发挥基层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队伍作用,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民间调解和帮扶安置工作,预防和化解重大和恶性涉法涉诉事件的发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