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2)

中国经济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2)

记者:一季度消费增长比较平稳,大家都很关心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我听说某顶级高档白酒1、2月份产量下降了50%,由此拖累该市工业增加值下降了19%。那么,老百姓拍手叫好的中央八项规定究竟对消费、对工业有多大的影响?

潘建成:首先,中央八项规定挤出的是政府消费泡沫,让消费需求变得更实。比如从刚刚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8%,其中受限制公款消费影响明显的限额以上的餐饮收入仅增长1%,而反映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限额以下的餐饮收入增长肯定明显超过10%。

其次,挤出政府消费泡沫既惩治了腐败,抑制了浪费,也减轻了较多的政府支出对税收增长的依赖,一定程度上为包括减税在内的税收体制改革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三公”消费的大幅度削减又有利于完善政府支出结构,把钱更多地用在民生方面,用在社会保障方面,由此可提升老百姓的消费倾向,长期看对消费增长是有利的。

第三,挤出政府消费泡沫对消费、对工业的影响是有阶段性的。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已经一年多了,同比基数已经开始逐渐走低了,因挤泡沫带来的增长下滑的力度趋于减弱,也就是说对消费、对工业增长的影响趋于减弱。事实上,今年1—2月限额以上的餐饮收入同比还是下降的,到了3月份就出现同比增长4.2%。这并不是说3月份公款吃喝又卷土重来了,而是表明基数影响在渐渐减少。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泡沫了,当然就不存在挤出泡沫的影响了。

增强定力,运用智慧

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

记者:从各方面的分析看,今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经济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变数,您认为最应当警惕的风险来自哪里?

潘建成:虽然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但从全年的预期看,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现象。2014年一季度经济学家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2014年全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预测值为7.5%,与年初政府制定的目标基本一致;从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看,反映企业家对未来预判的企业预期景气指数131.6,明显高于对当前形势判断的即期企业景气指数;具有先行性的企业订货、用工计划和投资计划均呈现稳中有升的现象,这些都表明企业家对未来经济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

其实我认为,当前经济运行的风险或许并不是经济增长下滑本身,而是对经济增长下滑的过度担忧。过度担忧一方面会影响信心,从而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会对改革和转型构成压力,甚至会阻碍改革和转型的推进。

记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表示,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怎样把握稳增长的动力?

潘建成:我认为,李克强总理的讲话清楚地表达了,面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我们需要增强定力,运用智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依然应该放在如何增强经济长期增长的稳定性和内生动力上,而不要过度关注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

具体来说,我认为应当抓住“三心”:首先要树立信心,要让社会公众知道,当前经济仍然运行在正常区间,且趋势也依然是平稳的,不用太担忧,以稳定大家的预期;其次是要有耐心,化解产能过剩需要时间,改革从政策出台到贯彻落实再到取得成效需要时间,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需要时间,因此太急了不行,太急了容易重走老路;三是要有决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要加强对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的宣传,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改革经验,鼓舞改革士气,众志成城,同闯大关。

打个比方说,中国经济好比一个人,基本素质是好的,但身体内部有点阴阳失衡,也有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了一些顽疾,现在是治病的关键时期,可能反应会大一些,但一定要咬着牙挺过去,要坚持吃药,要坚决改掉坏习惯。我相信,经过这一阶段的“治疗”,中国经济将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