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2)

吉林: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2)

摘要:为人民服务,不是不证自明的天赋观念,不是宗教宣扬的普度众生,而是源于共产党人的阶级属性和唯物史观的道德理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执政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坚守道德高地、打破兴亡周期律,成为摆在共产党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挑战源于三方面变化:其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执政前,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同处被统治、被压迫地位,二者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并且,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生存和发展。执政后,共产党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掌权者地位,人民群众处于被领导的服从地位。从理论上说,领导是服务、干部是公仆,但在缺乏党内外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党的各级领导者极易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

其二,党的领导权力内涵发生了变化。执政前,共产党主要领导革命队伍为夺取政权而斗争,这种权利更多的体现为责任、使命、牺牲、奉献。执政后,党实现了对全社会的一元化领导,掌控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支配控制权,面临无孔不入的权力腐蚀的考验。党员干部也非特殊材料制成,同样存在人性的弱点,一念之差便可背离宗旨、酿成大错。

其三,很多党员的入党动机发生了变化。执政前,申请入党者大都怀着投身革命的担当,救民于水火的使命,极少想到、也很难谋求私利。执政后申请入党者客观上存在个人利益的考量,怀着从执政党内捞好处心理的大有人在。

上述三种变化构成了对执政党的极大考验,势必影响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影响坚守共产党人道德高地的自觉性。尽管党中央早就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提醒“糖衣炮弹”的侵袭,但一些党员干部还是难以抵挡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红小鬼”出身的刘青山、张子善便是反面典型。只是由于党中央一直抓阶级斗争、搞群众运动形成的高压态势,加之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缺少贪腐的客观环境,使以权谋私现象尚未泛滥。特别是众多对党和人民感情深厚、人格高尚的优秀党员,仍然能以感人事迹和模范行为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雷锋、焦裕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尚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根本宗旨没有变,道德高地没有丢。

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面临道德高地能否失守的时代性课题。如果说执政的考验主要表现为权力的腐蚀、权力的膨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则提供了权力寻租的巨大空间。近年来,党员干部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现象屡见不鲜,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案件高发多发,人民群众的“仇官”心理及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不断积淀。上述状况,严重侵蚀共产党人的道德高地,消解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疏离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严厉的举措,整顿党风政风,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战略抉择。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