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效疏导为群众心理解压。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基层如何落实,首先需强硬件、优队伍,以建立社区“谈心室”“说事室”等平台,整合高校心理专家、医院心理医生、学校心理教师等资源,给市民提供专业、优质的心理服务。然后抓普及,突重点,广泛开办讲座,开通热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重点做好信访对象、农民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心态监测、评估、预警,心理疏导、调适与平衡工作。最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抓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事情,使心理上的问题在现实中化解,构建心气平和的和谐氛围。
用文艺精品为群众文化解渴。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的不断繁荣,使群众欣赏水平“水涨船高”,急切呼唤文艺精品。要结合辖区风景名胜、民风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艺精品。组织艺术家走出“象牙塔”,深入到改革开放前沿、生产建设一线和人民群众火热生活,创作一批鲜活的文艺精品。要建立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激励机制,以奖代补、以购代拨,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用好新阵地,开辟新路径
互联网的诞生,深刻改变了文化、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要求我们强化阵地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去武装思想、教育群众。
善用新兴媒体,抢占舆论高地。善待、善管、善用是新形势下做好媒体工作的指南。所谓善待,就是把准新媒体的开放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以理解、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所谓善管,就是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建好门户网站、手机报、政务微博等阵地,与党报、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同频共振,增强权威声音的影响力。所谓善用,就是抓好信息公开和网络宣传,使其成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端正视听的第一平台,成为公开党政决策、举措的新视窗,成为聚焦世界眼球的前沿阵地。
传承文化基因,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市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何以文化铸就城市的灵魂和筋骨,北碚有所探索。首先,通过深挖城市文化的源,发掘了抗战历史文化和乡村建设文化特质,延续了城市文化记忆。然后,构建城市文化的骨,把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拓展中,既建好重庆自然博物馆、缙云文化体育中心等文化大件,又修缮卢作孚纪念馆、老舍旧居等文化遗址,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城市景观。最后,塑造城市文化的魂,在公园、广场建文化名人雕塑,镌刻城市人文精神等文化符号,将文化认同潜移默化渗透到了市民心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