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土豪葬礼,令逝者更难堪(2)

【案例】土豪葬礼,令逝者更难堪(2)

宁穷一年  不穷一天

记者走访发现,在斗富风气下,一些不富裕的民众也开始“跟风”攀比,未富先奢;后富的地区则极力效仿先富的地区,炫富花样翻新。

一比“排场”。吴文楚说,奢侈之风盛行时,大家都相互攀比: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拱门。

二比“宾客”。一些农村办宴席讲究客人越多越荣耀,酒席一开,谁家里的领导多,谁家门口的车子多,谁就有面子,一些地方邀请宾客甚至到了“抢人吃饭”的地步。

三比“阔气”。福建的长乐、莆田等地近两年兴起了婚宴摆阔的“升级版”—“压桌菜”。一个长乐人家的婚礼,端上桌的最后一道菜竟是一叠百元大钞,作为给赴宴宾客的“压桌菜”,少则每人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以示主人家豪爽阔气。

吴金程说,普通收入的农民仍占大多数,但受这种风气影响,很多人“宁穷一年,不穷一天”,宁愿东挪西凑去借钱也要摆排场。

百万葬礼还真是“死要面子”了

这样规模的葬礼,绝对称得上“大腕的葬礼”了。百万葬礼做给谁看?死者显然已经看不到了—只能做给生者看。这种葬礼是要告诉外人:我们有钱,钱多得可以让亲人死得如此风光体面。

中国人最讲面子。这个“面子”可以细分为“场面”、“情面”和“人面”。“场面”是通过轰轰烈烈的仪式来表现的。从生日到忌日,从乔迁到造墓,从婚礼到葬礼……为每一个特别日子举办的仪式越排场越豪华,就似乎越有面子。来参加仪式的人越多,参加者的身份越高,就证明“人面”越广。而受到邀请和应邀出席,都是出于“情面”的需要。在你来我往的“情面”关系中,仪式就生生不息愈演愈烈了。

在豪华竞赛中,一些本非“土豪”一族的人为了面子,也要借钱大操大办。中国人有“死要面子”的说法,借钱排场就是“拼死也要面子”,而百万豪葬则是“死了还要面子”。

也是在福建长乐,有人前不久在网上展示一组“土豪”婚礼的图片,最后一道“菜”是一叠百元大钞。当地的一名男士介绍说,在这里,男女订婚和嫁娶、老人去世,主人都会给宾客发钱或物品,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少则每人领到几百元,多则几千甚至上万。这种习俗已经持续多年。

土葬的豪华竞赛在吞噬当地的森林和土地。据报道,福建沿海的一些村庄附近的山林坡地上,随处可见私自修建的坟墓群,其中不乏豪华墓、“活人墓”。为了建豪华大墓,他们把周围林木砍伐殆尽。其中一座耗资400多万元的豪华大墓占地约3亩,大有死人与活人争地的态势。

在数十年前,我们就已听到移风易俗的说法,但这种奢靡风俗现在不但没有“移易”,却还在不断加码,甚至发展到无视国家相关禁令公然占山毁林建豪墓的地步。这一风气能够盛行,是否因为当地的管理者对“土豪”网开一面?

小默奇森说过:“金钱就像肥料。你若把它撒在四周,它就大大有用;可是你若把它堆积一处,那就奇臭难闻。”

有些国家的富豪为什么能用金钱“肥料”给贫瘠“施肥”,而我们却盛产堆积钱财比拼奢侈的“土豪”?答案也许不仅仅在传统风俗里,还在那些同样比拼豪华的办公大楼和出行车队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