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粤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粤剧源自南戏,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至清朝末期,为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2006年5月20日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

粤剧的起源与发展

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中国齐言体民歌,在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文学体—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演讲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便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代,杂剧是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等。据《新会县志》记载,公元15世纪60年代中期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公元1561年《广东通志》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其时粤剧已经形成并盛行。为区别外来戏班和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会馆制是粤剧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之一。

公元1854年(清朝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公元1861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发扬,并组成了粤剧同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

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

粤剧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

20世纪初(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地区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如:采南歌班、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原来在野外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现在戏院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1917年白驹荣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至于声腔方面,白驹荣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公元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电影与话剧非常接近。 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4000~5000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粤剧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

粤剧传统的戏台没有繁复的实景,全靠演员用身段和做手配合曲词来塑造剧目的活动空间

责任编辑:高潮,蔡燕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