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共一分”思路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2)

以“三共一分”思路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 (2)

摘要:城市群的发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比较重要的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

以“三共同,一分层”推进“转型”

要有效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不仅要有城市群的理念和思路,恐怕更要有“转型”的思路。在顶层思路,可以明确“三共同,一分层”的思路。

首先,加快京津冀共同市场建设。把京津冀作为一个经济层面的共同体,打破行政限制。比如,三地统一产业政策规划、统一企业管理,企业可以异地登记互认,统一市场监管等。通过京津冀共同市场的形成,真正使三地在产业上互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格局,形成城市群的市场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社会资本是否会退出北京迁到河北天津,可能是衡量共同市场建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准。

其次,加快京津冀共同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快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另一方面要加快设施软件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一卡制”,上海发行的公交卡,在杭州、宁波等地都能乘坐,就是一个重要的经验,值得京津冀借鉴。当然,推进共同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可以借鉴欧盟经验,成立基础设施共同基金或者区域发展平衡基金,主要用于解决跨区域基础设施等软硬件建设。

再次,加快京津冀共同资源建设。核心是实质性地缩小三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尤其是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对接。比如,三地统一招生标准,三地医疗水平互通等。通过尽量减少公共资源配置的非均等化,加上产业的主动转移,鼓励更多的人在自由选择下主动选择到河北等地发展。

最后,加快对北京进行功能分层。可以考虑把北京分为两个大的功能层。第一个功能层就是在专门的区域设立政治中心;第二个功能层是,现有剩余区域承担经济文化职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政治中心不纳入一体化的范畴,实施首都的特殊政策;而经济文化职能则与津冀实现完全对接。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