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思考

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思考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蕴含着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全部秘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深入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内涵意义,增强自觉自信,深入持久践行,事关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蕴含着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全部秘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深入理解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内涵意义,增强自觉自信,深入持久践行,事关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指导下产生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因此,“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英雄史观。群众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两个少数”和“两个绝大多数”,从根本上划清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其他任何革命的界限,明确了无产阶级运动的主体和目的,反映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和宗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进一步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实践观点,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也是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群众呼声、群众意愿、群众利益、群众基础等,都是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实际。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方法。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革命和群众路线,极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对群众观点做了许多经典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7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必须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些观点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概括了群众观点的六个方面,即: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世纪之交,我们党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后,我们党又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

我们党不仅在指导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而且通过系统总结党长期以来群众工作的经验,创造性地把这一观点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之中,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路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切实把群众路线从理论和政策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熔铸在党的全部活动之中,确保党依靠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