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新疆:加强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中央党校培训部 夏吾克提·热吉甫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宏大的梦想,同时也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全国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要坚决依法惩处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开拓进取、共同进步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文化遗存、研究结论和事实表明,中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在不同的方位,以不同方式为祖国疆域的拓展、边疆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华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繁衍生息,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融合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多民族杂居生活的实际使各民族形成共识:即“民族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各民族之间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并因此而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我们今天强调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维护政治稳定,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尊重历史先贤和各族人民的选择,就是尊重全国各族人民的感情和愿望。

中国的民族发展历史极具包容性、接纳性、稳定性与延续性。这种特性具有极强的方向一致性和族别的广泛认可性。例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取代汉族建立的宋朝,之后又有满族建立的清朝接替汉族建立的明朝等。在数千年的互动过程中,不仅有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还有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这既符合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的规律,也遵循了各民族和谐相处、命运相系、相互担当,共同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最高政治原则,有效维护了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在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族别偏见和狭隘利益。

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南北朝对立和“五胡十六国”及宋、辽、金、西夏并存的情况,但这只是历史的短暂现象,而每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往往规模更大,程度更高。各族人民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强烈渴望国家统一的心理,不断得到加强,统一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各族人民团结、合作、融合,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民族间的相互融合和不断发展是新疆民族发展演变进程的常态和趋势。这不仅是新疆民族史,而且也是中国民族史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诸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区。新疆各民族为开发、建设、保卫新疆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都是新疆这块热土上的主人。多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铸就新疆今天多民族分布的基本格局现状,更构成了新疆多元文化光彩灿烂、生生不息的历史源泉。推及今日,新疆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社会现实是有历史积淀作为基础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正是建立在这个雄厚基础之上的,所以它坚如磐石,是任何人都破坏不了的。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