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临时工“抱火哥”传递正能量(3)

【案例】临时工“抱火哥”传递正能量(3)

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老人摔倒在地,旁观者无人去搀扶;有人节衣缩食扶贫济困,被当成“傻子”;危难时刻舍生取义,被认为“不值得”……

在心理学上有个“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好窗”成了特例,“破窗”反而成了常态。

而我们社会道德何尝不是一幢“建筑物”?当“保护窗户”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行为受到嘲笑损害,而“破窗”者享受逍遥自在,甚至有利可图,生活在这样的一种道德环境中,人们呼吸的是混浊的空气,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抱火哥”之所以走红,关键还是我们内心底处仍然在对“保护窗户”者的呼唤,仍然守望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即使道德天空一时有阴霾,人们还是在心底呼唤另一种生态,期盼另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我们期待更多的“抱火哥”出现,也期待有更多的平民英雄出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充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大踏步向前走,总需要借助正确价值观念带来精神动和和文化支撑,让正常的回归正常,让异常的失去空间,这才是人间正道。

“抱火哥”对临时工身份很淡定值得点赞

“抱火哥”尽管是临时工身份,但他的职业心态相当淡定,与正式工相比,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平衡,多好的小伙子呀!放眼当下,像他这么淡定的年轻人也许还真的不太多。

稳定的心态,长期的目标规划是一剂良药。而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有的尽管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在现实中总是那么不安分。“这山望着那山高”,好似身边人都捧的金饭碗,都在拿高薪,而自己在实际工作当中,似乎命运总是不济,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简直是四处奔波。

曾经有专业机构做过一项研究,大学毕业有坚定而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朝着自己方向一直努力的人只有3%,他们最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大部分有不优秀目标、有模糊方向、有错误追求的人都选择了泯然众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太优秀的工作习惯,养成了并不良好的心态。确实,刚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很年轻,年轻也的确是资本,但很多人却忽视了一点,年轻的资本也需要珍惜。正因为年轻,年轻人大胆;正因为年轻,年轻人敢于挑战;正因为年轻,年轻人敢于舍弃。但是年轻也容易让年轻人莽撞与浮躁,让年轻时的错误而影响一生。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风顺中获得的教益浅,从挫折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挫折,就能正确对待人生。对年轻人而言,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只有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跑得更远。

“我的未来不是梦”,这个梦只能由年轻人自己去实现。首先得问问自己,有未来规划吗?知道自己在每一阶段的追求是什么吗?其实,很少有年轻人能有如此一个清晰的职业概念,他们不少都是“我要做这一方面的骨干”,或者“我想在五年内做到主管或者是经理”。诚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当上元帅也非一日之功呀!

“抱火哥”抱起火煤气罐冲出火场的那一刻十分淡定,而他面对临时工的身份同样淡定,这是好的职业品质,但愿能给众多的年轻人以启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