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房价”并非初衷
个人住房信息登记以及联网系统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公众寄予厚望,希冀达到信息公开、反腐倡廉、调控房价等多方面效果。但实际上,在专家们看来,不动产登记和 “反腐”、“降房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胡怡健指出,登记信息和降房价是两回事,个人住房信息的登记是希望利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把房产的种类、结构、区域及其分布调查清楚,为国家的土地管理提供基本信息。房屋信息登记为将来个人财产登记和财产、个人以及公共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胡怡健认为,这是一项有序管理的基础工作,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可控的管理系统,这项工作是其他一切管理举措的基础和准备。
按照此次规划,住房信息系统由数据管理平台、共享查询平台、作业代理平台、统一服务门户等四大基础设施和住房监测分析、住房公积金监管、住房保障监管等三大应用系统,以及系统运行监控和安全管理中心构成。在专家们看来,这一系统建立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要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数据库,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类的“精准调控”提供数据基础,使得政策更加有的放矢。
“共享平台的出现让银行在贷款方面能够精准把握,运用不同的贷款政策,有可能对炒房等现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刘颖看来,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立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查询功能,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在提到“反腐”问题时,丛屹表示,作为一个信息公开的平台,个人住房信息登记联网会起到一定作用,“目前来看,普遍认为多套住房的拥有者和收入及行政职务会有一定的联系,当前个人财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住房,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个人住房信息登记联网可能会给未来的反腐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证据。但也不能有过高的期望,因为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逆向选择行为,比如房产登记转移,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大家的预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刘颖则认为,“一旦进行财产公示,有一些利用不正当手段取得利益的人害怕暴露,有可能把手中的房产卖出,但他们手里的房产和市场总量相比所占的比例太小。而且,他们手上的房产大多属于高档房高价房,即便将手中的房产出售,对于缓解普遍的供需关系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和关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