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3)

另外这个孩子能不能听进去你说的东西,包括老师说的,同学说的,能够听多长时间,一般小学的课都不敢超过40分钟,因为注意力集中不了那么长时间。在家里,我给你讲十分钟的事,有时候听5分钟就不耐烦了,这个要训练,这是最重要的小学阶段的能力。在小学资源扩展中会有相应的书,在全学科推进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所以您也帮我们考量,来用家庭教育倒逼我们的学校教育,因为这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养一个小孩最起码的教育素养。

小学阶段还有一个最核心的指标,如果这个孩子没有戴眼镜,站立挺胸,见到生人也愿意打招呼。这说明成功了。如果六年级毕业,戴眼镜,见人也不打招呼,也驼背了,这个就是失败的。我们谈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真不是说简单的学科成绩,我们看待的是一个活人。首先基本健康目标和好习惯目标,这是小学最关注的。为什么有时候在普通的宣传里说,就近很重要,小学生可以多睡几小时。光看字面有点苍白,但是那在背后是我们对生命的期待和呵护。静下心想,我自己本人也有深刻的体会。我1991年毕业当老师,我的大部分业绩是我要孩子之前取得的,什么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获的奖。

但是有孩子以后,我有很深刻的反思,我那些业绩,包括那些成果其实在很大成果上并没有把学生当成生命看待,现在要反思,包括做班主任,我也开这样的家长会,有慷慨激昂讲成绩、分析报告,实际上对学校的生命状态和在校生活的质量关注并不多。特别是从自己的感受。现在的政策制定,我们作为基础教育的从业者,我不想跟大家讲政策,是作为从业者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在探讨问题中,我们有感情,我们站在讲台是用感情跟孩子讲,而不是我的职务,我教这课,让你考100分。这是我们的反思。

到中学阶段又不一样,特别是初中阶段,小升初是特别重要的阶段,小学是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培养,到初中性格的作用就逐步形成,基本上就定型了。为什么说一些教育要素和采取的措施一定要在初中之前,或者初中阶段以前,包括初中,因为在高中以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包括习惯的养成已经固化了,甚至会理解家长,会反过来影响你,影响老师了。这个时候教育的力量就下降了。内部有句话:“年龄越低,教育的力量越强。年龄越高,知识的力量越强。”你到幼儿园阶段说什么是什么,小学初中也是这样,但是到高年级,不是你教什么就信服,而是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按和目标,知识的力量,他喜欢这个老师,喜欢这个学科。到大学就是为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我们把主要的精力和主要的投入,包括对资源的盘整,非常重视。我们更看重课程的整体设置和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应联系。

各位家长可能就关注,到初中会发现,语文、数学、外语,包括物理、化学互相之间是关联的。为什么初二才开物理,初三开化学,如果没有这种基础,课程都开不了,内在知识之间的联系就非常紧密了。初中的教材很讲究,编数学教材一定要懂物理教材,把物理学科所需要的算法在这里先解决,如果不解决就学不了。物理教材就我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是不是数学已经建立这个概念。国家的课程标准和进度是这么咬合在一起,到初中咬合更密切。初中再关注孩子,不能只是考虑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不能说我们家孩子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要保证学科之间关联起来,甚至要帮助孩子建立起学科之间跨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地理讲丝绸之路,历史上怎么说的。数学里讲的平面几何,物理圆周运动跟这个有没有关系,这些要适度提醒。我们对于现在初中的教学改革,包括老师的培训上,包括现在初中资源盘整和调整,我们叫课程设置的统一,包括马上又做一个事情,把西城区研修中学的教研员和市里的教研员,让他们沉到学校里。整体提升教研的水平,整体提升学科和学科之间的关联程度,让学科获得的是一桌菜,这些对孩子来讲是共同起作用,不能偏科。如果初中这个孩子偏文或者偏理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作为基本的知识是关联起来的。在关联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为高中真正学习哪个课奠定基础。

所以初中阶段进行的资源整合,我们做纵横两个方向,一个是横向上,比如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联合,让资源更多一些,公共教室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更强。还有纵向要让初中和小学、初中和高中纵向有联动。前两天,西城宣布一些小学有对口直升关系,6年以后能升到某初中,内涵的想法是现在这些初中一些教学理念和培养方法要跟学校有衔接,特别是小学的高年级。另外,不同学段的老师之间也要有沟通,并不是小学只教小学,要关注这个知识在初中起什么作用。初中讲,我现在讲的在小学要奠定什么样的基础。还有小学的学科走向,学段之间要有有效的沟通,这对孩子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打通还不是简单的升学关系,实际上是内在的。内在往上还要打通到教研。这周五就有这方面正式信息的发布。实际上,这也是我们对教育资源新的挖掘。初中阶段奠定这个基础实际上是为他高中的准定向教育做准备。

高中的孩子就要有想法和倾向,在高一学习完,高二进行文理分科,未来的高考可能不分文理科,实际上对孩子的倾向更细化。孩子上高一一开始就要有自己大致的专业倾向和学科的优势判断,选修课的选择和其他教学资源的选择上就要有所侧重,未来是偏向考古、计算机还是金融类。未来高中阶段,我们对学校择业的指导和发展方向的指导会加强。不会说到高三报志愿的时候就辅导,可能在高一就跟你共同探讨。现在有一些学校,像西城实验中学,三十五中开展多种多样的高中选修课,还有高中的导师制,让每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好自己的方向,而不是像以前学文就学文,学理就学理,以后可能会有更加个性化的选择。甚至有一些学科的成绩,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沿着这个方向,我们在初中和小学更得培养个性和求知欲。这一轮教育改革确实力度很大,方向和整个资源的盘整也非常多。

在整个升学过程中,包括最核心的升学政策上,都是按照这样的改革方向去调整的。所以到高中阶段,我们希望他有更多自主选修课,尽量早地定下来发展方向。将来我们家长跟孩子要早期讨论一些专业,了解一些社会,了解一些学科,而别到最后高三报名的时候拿一大本到那里瞎挑,MBA计算机管理,这个好听,但是不知道干什么,另外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到最后就挑学校,这个学校好,分合适,能进去。有一个外国记者去高校采访,真正选择自己学的专业比例并不大,而是就看分。

未来要给孩子更多的余地,这是选择的方向,也是正确的方向。第一部分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真正盘整教育资源和希望的教学目标,包括孩子成长目标跟大家做一个汇报。这里身体健康,我现在越来越感觉身体健康仍然是第一位的。初三毕业还没有戴眼镜,这又是一成功。这个调整光靠一个措施不管用,光靠做眼保健操或者把教室的灯换了,这个不太可能。我们要加强户外活动时间,注重饮食。我曾经到一个小学,一个半篮球场,有7个班的孩子在上体育课,挺可怜的。但是仍然是热点学校,趋之若鹜,这种教育资源我们需要去调整,包括化解大班额,尽可能增建操场,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家长的认同和配合。第二,今年的入学政策。小学入学,小升初还有中高考。现在更多在进行时,西城都在通过网站和学校有详细的布置,我们总体的入学政策还是按国家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今年的政策把蛋糕做大,让孩子尽可能就近获得适合他的优质资源。今年东城、西城、海淀在入学之前已经完成资源的整合和部署,东城的力度更在一个学区片内,实行校区布置,这样资源更加节约。西城进行的是学校联盟的探索,这种联盟从最核心的干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课程教材的体系上做统筹,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这种影响能力。刚才也说过,就从春节以后,很多学校在进行这方面资源的交流和统一,我们相信后面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另外,通过这种化解,可能使得过去过大的班额和过大的校区得到缓解。校区越大,班级越多,感觉是工厂生产化的方式。老师一个班一个班,到最后非常熟练,他根本没有给对象讲,而是完成自己的逻辑和顺序。老师的讲课要有提问和互动,每个班都不一样,如果班太多,老师也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现在这种资源调整从内部来讲,一定要让老师关注教育对象,增加互动时间,而不是简单迎合这个学校好,全都在这个学校。我们有这样的案例,大规模的“航空母舰”的学校,实际上对孩子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态并不好。虽然有时间到大场合,但是对孩子的成长,静下心讲,关系并不大。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